您好!请注册

找到86条结果

  •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核、肝炎等;2、肿瘤:肿瘤坏死因子起肿瘤监视作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在理论上可提高肿瘤发生危险性,但目前无可靠证据提示这类药物会增加肿瘤的发生率;3、神经系疾病:仅有脱髓鞘样综合征、视神经炎、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及帕金森病的个案报道。4、充血性心力衰竭: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尽量避免或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不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其他:个别病例有注射部位/静注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过敏、心包积液、皮肤、全身性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样综合征等。
    赵玄骥 主治医师 2017-06-23 22:04:41
  • 1、骨髓象:多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极少数增生减低。并有红系、粒系或巨核细胞系中任一系或两系或三系的病态造血。2、骨髓活检:原始细胞分布异常,在骨小梁之间有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的聚集分布。3、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少数患者在病程早期可表现为贫血和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极少数患者可无贫血而只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但随着病程进展,绝大多数都发展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各类细胞可有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可出现少数原始细胞,不成熟粒细胞或有核红细胞。4、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大多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BFU-E,CFU-E
    权立方 主治医师 2018-08-15 18:33:14
  • 1、合并骨髓纤维化  近50%的MDS患者骨髓中有轻~中度网状纤维增多,其中10%~15%的患者有明显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不同的是,MDS合并骨髓纤维化者外周血常全血细胞减少,异形和破碎红细胞较少见。骨髓常示明显三系发育异常,胶原纤维形成十分少见,而且常无肝脾肿大,MDS合并骨髓纤维化可见于各个亚型,有作者认为是提示不良预后的因素之一,另有一种罕见的情况,称为急性骨髓增生异常伴有骨髓纤维化,患者急性起病,有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和体征,无肝脾肿大,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较轻,仅有少数破碎红细胞,偶可见到原始细胞,不成熟粒细胞或有核红细胞,骨髓组织切片造血组织面积增大
    权立方 主治医师 2018-08-15 18:34:23
  •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由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这种免疫调节异常主要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而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临床以持续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特征。。HLH可以影响各个年龄人群,不仅发生在先天性遗传易感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在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续性感染、恶性肿瘤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发现,因此涉及多学科交叉。HLH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诱导缓解治疗,以控制过度炎症状态为主,达到控制
    常红 主任医师 2018-03-03 13:54:48
  • 。 低增生性MDS:15%MDS骨髓活检显示增生减低(60岁者造血细胞30%;=60岁者造血细胞20%);巨核细胞伴或不伴髓系病态造血或者存在原始细胞过多;通常全血细胞减少更加严重,从而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困难:典型的MDS细胞遗传学异常是有帮助的;没有特别的年龄范围,FAB类型和预后的不同;可能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反应。 纤维化的MDS:50%的患者骨髓纤维成分增加,但是15%的患者有显著的骨髓纤维化;所有的FAB类型;继发性MDS更多见;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伴骨髓纤维化;外周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的特点而且有时有红白幼现象;器官肿大不常见;通常迅速恶化。
    崔兴 主任医师 2018-11-27 17:18:49
  • 今日,45岁的王女士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景博士微信咨询,关于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如何?有没有后遗症? 三叉神经痛的痛觉细胞对伽马射线非常敏感,使用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痛觉传导神经就可以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三叉神经痛的无创伽马刀治疗原理即一次大剂量的伽马射线照射三叉神经根痛觉传导神经,阻断痛觉传导通路,而不影响正常的神经。 缺点:伽马刀是无需麻醉和特殊准备。表面上看似无创治疗,而实际上伽马刀的潜在性创伤也不可低估。伽马刀为放射性杀伤治疗,凡在照射区内的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一律照杀不误,照射范围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对正常组织的杀伤也越大,特别是对生命器官,打击更甚;伽马刀在照射中或照射后还会
    王景 主治医师 2018-07-18 08:08:09
  • 血液内科王昭一般来说,当一个病人符合以下三种症状时,就要高度怀疑噬血细胞综合征:第一,不明原因的发热,如发烧一两周,但找不到细菌感染灶,找不到感染病毒;第二,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损害,即出现了肝功能异常,但是找不到具体原因;第三,不明原因的血细胞减少,如出现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经过各种骨髓穿刺等检查仍然不能判断是哪种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当患者满足以上三种症状时,建议尽快找噬血细胞综合征专科大夫或者血液科专科大夫进行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
    王昭 主任医师 2018-06-20 13:31:38
  • 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 1.呕血与黑粪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均有黑粪。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多有呕血,幽门以下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可反流人胃腔引起呕血。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若出血量大,来不及与胃酸混合即出,则为鲜红色或带有血块。黑粪常黏稠而发亮呈柏油样,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快,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因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晕、心悸、乏力、晕厥、肢体发冷、血压下降,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3.贫血与血象变化 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贫血程度除取决于失血量和出血前有无贫血、出血后液体
    杜国亮 主任医师 2018-10-18 17:13:37
  •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也称为“肝炎后再障”,是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后期发生的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以及由其导致的贫血、出血、感染等为特征的重症疾病。HAAA80%~90%发生在肝炎发病后1年之内,约1/3可发生于患肝炎后4~6周之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及非甲非乙型肝炎均可引发肝炎后再障,但其发病与肝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有关肝炎后再障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炎病毒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及骨髓造血微环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有关。肝炎后再障目前治疗方法有限,预后差,死亡率高
    孙秉中 主任医师 2017-07-31 21:45:54
  • 1、肾炎:部分病人,尤其是儿童,患病毒性肝病后肾脏损害较重,病人脸面浮肿、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等,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病合并肾炎,但按肾炎治疗却久治不愈。但病毒性肝病治愈后,肾炎症状就会逐渐消失。2、血液病:病毒性肝病可引起轻度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近年来还发现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如发现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人,还应考虑是否有患病毒性肝病的可能。3、血管病变:病毒性肝病可引起结节性多动脉炎,表现为发烧、肌肉痛、皮疹、全身关节痛等。4、关节痛:约有10%以上的病毒性肝病症状病人是以关节痛开始的。病毒性肝病伴有关节痛的达50%,常累及大关节,少数人还有红肿和活动障碍。在病人的关节
    周敏 健康号 2017-11-12 21:25:0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