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注册

找到159条结果

  • 作者: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 高成满 常见的肿瘤急症: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CAR T诱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上腔静脉综合征、脊髓压迫、恶性心包积液、不当抗利尿激素综合征、高血钙、肿瘤溶解综合征…… FN是肿瘤第一急症,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指南要求,一旦诊断粒缺伴发热,须2h 内进行治疗,因为在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感染可能进展非常快。癌症患者易感染的因素:中性粒细胞减少、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受损、脾脏功能降低、肿瘤进展、留置血管内导管。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危险因素:化疗方案、恶性肿瘤类型、年龄大于65、癌症晚期、先前的化疗或放射治疗、已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或骨髓受累
    汇聚专家共话临床 健康号 2022-01-10 21:00:03
  • 转自 西交一附院妇产科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药物最常见血液学毒性,其降低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药物的类型、剂量、联合用药以及患者本身的因素相关。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通常进展迅速,此类患者不能产生强有力的炎性反应,可能仅表现为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严重者可导致脓毒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并发症,增加住院天数、广谱抗生素应用和治疗费用。另外,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感染常会导致化学药物减量或化疗延迟,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后引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陈家兰 主治医师 2020-06-27 16:51:33
  • 原创 2016-10-07 小羊 肿瘤时间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后的常见症状,其可增加感染的风险,本文通过 8 问 8 答,让化疗患者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如何去预防和应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 1.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白细胞数目减少。这些细胞是人体内防御病毒的主要卫士。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后的常见症状,并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2. 为何化疗会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抗癌药物通过杀死体内快速增长的细胞发挥作用——既有好的细胞,又有坏的细胞。这些抗癌药物既能杀死癌症细胞,也能杀死健康的白细胞。 3. 如何知道中性粒细胞减少了? 你的主管医生或者护士会告诉你
    王育生 主任医师 2018-07-23 03:30:30
  • )药物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药物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第二大原因。药物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真实发生率尚不清楚,其定义是排除了已知的细胞毒性药物并要求药物使用和粒细胞减少发生间隔在4周内。诱发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最具风险的药物包括氯氮平、硫脲类药物和柳氮磺吡啶。(3)营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骨髓衰竭可见于重度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和铜缺乏。(4)原发免疫性病变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破坏,其机制包括脾脏对被调理细胞的隔离,或者通过补体介导中性粒细胞溶解。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评估特别困难,因为免疫性病变可能有抗体介导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但还可能伴有
    陈玉梅 主任医师 2020-08-10 10:30:47
  • 重要的风险因素高龄,特别是65岁以上(见老年肿瘤NCCN指南)。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化疗或放疗、先已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肿瘤浸润骨髓、一般情况差、并存疾病包括肾或肝功能异常、HIV感染以及先已存在的情况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感染(见工作步骤中预防性使用患者危险因素的其他评估)。在莱曼及其同事开发的一个风险模型中,其中大部分已证实为粒细胞减少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一项3760例开始化疗的癌症患者群的研究中验证。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FN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高危患者NCCN Panel discussions have focused on defining
    张品良 副主任医师 2018-07-27 00:04:03
  • 500/ml。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容易发生细胞和真菌感染,继而进展为重症肺炎。肺炎的起病速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相关生理学过程都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密切相关。此外,癌症治疗及其相关并发症(放疗、激素应用、低血容量、酸中毒和高血糖)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吞噬和趋化功能受损。因此,功能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也与癌症患者肺炎发生密切相关。病原微生物中性细胞减少患者易感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因此,当发生感染时,首先需明确感染是院内获得还是院外获得,这往往能提示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该种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1. 社区获得性病原微生物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由院外病原微生物感染
    林敏 主任医师 2018-06-22 10:56:36
  • , independent clinical judgment should be exercised based on the patient’s situation (see Additional Evaluation of Patient Risk Factors for Prophylactic Use in the algorithm). 指南从第一周期化疗前评估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风险开始。风险评估包括疾病类型、化疗方案(大剂量、剂量密集或标准剂量治疗)、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目的(治愈性/辅助性还是姑息性)。根据化疗方案和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总体高危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风险20
    张品良 副主任医师 2018-07-27 00:03:00
  •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核、肝炎等;2、肿瘤:肿瘤坏死因子起肿瘤监视作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在理论上可提高肿瘤发生危险性,但目前无可靠证据提示这类药物会增加肿瘤的发生率;3、神经系疾病:仅有脱髓鞘样综合征、视神经炎、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及帕金森病的个案报道。4、充血性心力衰竭: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尽量避免或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不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其他:个别病例有注射部位/静注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过敏、心包积液、皮肤、全身性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样综合征等。
    赵玄骥 主治医师 2017-06-23 22:04:41
  • ;P=0.53)。 在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的患者(n=255)中,199名为EGFR野生型患者,55名为突变型。对于突变型患者,厄洛替尼治疗的中位PFS和OS要高于多西他赛治疗,9.3 vs 7.2个月,“未达到”vs 27.8个月,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对于野生型患者,多西他赛组的PFS明显高于厄洛替尼组(2.9 vs 1.3个月,p=0.01),OS分别为10.1和9.0个月,无统计学差异。 不良反应方面,厄洛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92.7%),多西他赛主要为疲劳(71.3%)、恶心(50.0%)和血液学毒性。此外,多西他赛组比厄洛替尼组出现更多的3或4级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
    袁云锋 副主任医师 2017-12-24 13:45:13
  • (ADOPT)    — 20mg/m2 iv 维持1h ×5次 q6w,中位疗程为5    — CR 20%,OR 61%(评估的患者); OS: 20月 地西他滨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         — 骨髓抑制期可与早期药物干预或化疗间隔时间长短有关 非血液系统毒性少见 胃肠道副反应 — 恶心、便秘、腹泻 其他副反应—疲劳、发热、咳嗽、血糖升高 除外骨髓抑制,地西他滨致死率低(<5%) 现在我院常用剂量 20mg/m2(5-天方案),每天1次,每次输注1小时,连续给药5天 我院应用地西他滨是全国首例,现在
    崔兴 主任医师 2018-11-27 17:20:2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