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先天性椎管狭窄是由于在脊柱的生长形成中,包括营养外伤等因素造成椎管发育的先天性狭窄致病。大部分患者开始无症状,到中年后由于脊柱的一些退行性病变或损伤,从而导致椎管狭窄的症状及体征出现。后天性椎管狭窄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椎体滑脱以及后纵韧带、黄韧带增生肥厚、钙化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经及周围血管,造成神经血管发生炎症粘连、充血、水肿,从而导致椎管狭窄的发生。
病因
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 ⑴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⑶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⑷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⑸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⑹腰椎部...[详细]
临床表现
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好转。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伸肌最明显,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也有部分患者主诉多,没有任何阳性体征。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是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
实验室检查
一.X线平片检查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颈椎管矢状径减少。因此,在标准侧位片行椎管矢状径测量是确立诊断的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二.CT扫描检查CT可清晰显示颈椎管形态及狭窄程度。能够清楚地显示骨性椎管,但对软性椎管显示欠佳。CTM(CT加脊髓造影)可清楚显示骨性椎管、硬膜囊和病变的相互关系,以及对颈椎管横断面的各种不同组织和结构的面积及其之间的比值进行测算。 三.MRI检查MRI可准确显示颈椎管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并能纵向直接显示硬膜囊及脊髓的受压情况,尤其当椎管严重狭窄致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时,能清楚显示梗阻病变头、尾侧的位置。 四.脊髓造影检查作为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椎管形态变化及其...[详细]
诊断
根据详细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照片及脊髓造影等不难诊断,但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鉴别。
治疗
目前国内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方法有很多,治疗都存着者局限。 (1)手法治疗:手法治疗的目的是活血舒筋,疏散瘀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到缓解。常用手法为按揉法、拿法、搓法、擦法以及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 ⑵针灸治疗:可取腰阳关、肾俞、大肠俞、气海俞、命门、环跳、风市、委中、昆仑等穴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⑶药物治疗:对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可采用镇痛消炎药物如芬必得等。中药治宜温通经络、强壮筋骨,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常用药如熟地、炮姜、杜仲、牛膝、制狗脊、续断等。气虚血亏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白芍。腰腿冷痛者加鸡血藤、独活、桂枝、淫羊藿等。 ⑷封闭治疗:可用硬膜外封闭,能消除肿胀,松解粘连,...[详细]
预防
1、适当的活动:长期处于坐位或弯腰工作的人,定期改变姿势体位,活动腰部同时进行自我按摩。在劳动时,尽量避免非生理体位的活动,劳逸结合,劳动适度。 2、注意休息:睡床要软硬适中,避免睡床过硬或过软,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风寒侵袭,避免腰部长时同处于种姿势,肌力不平衡,造成腰椎管狭窄。 3、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是预防本病的又一重要方法,脊柱是人体的主要负重部位之一,而腰椎又是整体各脊柱负荷最重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各种维持腰椎稳定的因素发生改变,促使腰椎的退行行改变,促使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适当的运动锻炼,尤其是腰部的锻炼可以增强机体代谢,促使各种代谢产物排除,保证正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