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 ?

病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Ⅰ、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动脉硬化。

  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动脉炎引起。

  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7.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8.其他。

  9.原因未明。

  三、硬膜外出血。

  四、硬膜下出血。

  Ⅱ、脑梗塞(颈动脉系统及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一、脑血栓形成。

  1.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2.各类动脉炎引起。

  3.外伤性及其他物理因素。

  4.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

  5.药物。

  6.其他原因。

  二、脑梗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其它(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

  三、腔隙性梗塞。

  四、血管性痴呆。

  五、其他。

  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Ⅳ、脑供血不足。

  Ⅴ、高血压脑病。

  Ⅵ、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细菌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五、其他。

  Ⅶ.颅内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Galen静脉瘤。

  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六、毛细血管瘤病。

  七、脑一面血管瘤病。

  八、颅内一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九、其他。

  Ⅷ、脑动脉炎。

  一、感染性动脉炎。

  二、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

  三、弥散性红斑狼疮。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五、颞动脉炎。

  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七、钩端螺旋体动脉炎。

  八、其他。

  Ⅸ、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Ⅹ、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Ⅺ、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三、直窦血栓形成。

  四、横窦血栓形成。

  五、其他。

  Ⅻ、脑动脉硬化症。

[收起]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Ⅰ、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动脉硬化。  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动脉炎引起。  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7.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8.其他。  9.原因未明。  三、硬膜外出血。  四、硬膜下...[详细]

临床表现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要作好脑血管诊断,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外,还应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脑血管病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是弥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是中枢性的,或是周围性的?然后再指出病变的具体部位。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不同。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对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病变主要表现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脑干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交叉性瘫痪,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CT检查可明确病变具体部位。

  2.定性诊断根据发病的经过、病情特点和病变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两者治疗方法不同,必须辨别清楚。

  3.病因诊断从发病的全过程,结合定位和定性,找出疾病的具体原因。脑血管病主要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和高凝状态,常导致脑梗塞。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炎等导致脑出血的也不少,这些都必须搞清楚。

[收起]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要作好脑血管诊断,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外,还应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脑血管病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是弥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是中枢性的,或是周围性的?然后再指出病变的具体部位。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不同。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对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病变主要表现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脑干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交叉性瘫痪,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CT检查可明确病变具体部位。  2.定性诊断根据发病的经过、病情特点和病变部位,分析疾...[详细]

并发症

  中药治疗:

  (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平肝熄风镇潜,用于阳亢风动,晕眩,肢麻等症。

  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叶、菊花清肝泄热;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

  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加陈胆星、郁金;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风;腿足重滞,加杜仲,寄生补益肝肾。

  3.阴虚风动证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慨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既补肝肾之阴,又能熄风潜阳,用于阴虚风动之眩晕,头痛,舌强,肢颤等。

  常用药: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牛膝。当归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钩藤乎肝熄风。

  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阴虚阳亢,肝火偏旺,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二)中腑脏

  1.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1)痰热腑实证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本方功能通腑泄热,顺降气血,治疗腑热内结,腹胀便秘等症,可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之证。

  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凉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气血下行。

  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加生地、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

  (2)痰火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代表方:羚羊钩藤汤加减。本方功能凉肝熄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用于风阳上扰,

  蒙蔽清窍而见眩晕,痉厥和抽搐等症者,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平肝熄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

  (3)痰浊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机慨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治法:化痰熄风,宜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本方化痰开窍,用于痰蒙心窍,神志呆滞不清者。另可用为;合香九宜郁开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菖捕、胆星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

  兼有动风者,加天麻,钩藤以平熄内风;有化热之象者,加黄芩、黄连;见戴阳证者,属病情恶化,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2.脱证(阴竭阳亡)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白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机慨要: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参附汤补气回阳,用于阳气衰微,汗出肢冷欲脱;生脉散益气养阴,用于津气耗竭。两方同用功能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人参、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敛阳。

  阴不恋阳,阳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龙骨,牡蛎敛汗回阳;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三)恢复期

  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

  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先标后本等冶法。治标宜搜风化痰,通络行瘀;肝阳偏亢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法。治本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或阴阳并补。

  1.风痰瘀阻证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本方祛风化痰活络,治风痰阻于廉泉,舌强不语等。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熄风化痰;地龙、僵蚕、全蝎搜风通络;远志、菖蒲化痰宣窍,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祛风活血通络。

  痰热偏盛者,加全瓜蒌、竹茹、川贝母清化痰热;兼有肝阳上亢,头晕头痛,面赤,苔黄舌红,脉弦劲有力,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熄风潜阳;咽干口燥,加天花粉、天冬养阴润燥。

  2.气虚络瘀证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阶段,气虚血滞,而无风阳痰热表现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语言謇涩之证。

  常用药:黄芪补气以养血,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通络。

  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膝酸软,加川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3.肝肾亏虚证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左归丸功专滋补肝肾真阴,用于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等症;地黄饮子功能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所致之舌强不语,足废不用等症。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加减:若腰酸腿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肾阳虚,加巴戟天,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中风西医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故应加强防治。具体疾病有具体的治疗。

  (一)急性期: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①安静卧床。

  ②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③头部降温。

  (2)调整血压。

  (3)降低颅内压。

  (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5)防治并发症。

  2.手术治疗。

  (二)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

  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2.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4.理疗、体疗及针灸等。

[收起]
中药治疗:  (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详细]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头颅CT检查。

  3.脑血管造影。

  4.脑部B超检查。

  5.脑电图。

  中风预测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为测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测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血液流变检测。特殊检测项目包括脑血流图、超声多普勒等。

诊断

  中药治疗:

  (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平肝熄风镇潜,用于阳亢风动,晕眩,肢麻等症。

  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叶、菊花清肝泄热;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

  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加陈胆星、郁金;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风;腿足重滞,加杜仲,寄生补益肝肾。

  3.阴虚风动证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慨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既补肝肾之阴,又能熄风潜阳,用于阴虚风动之眩晕,头痛,舌强,肢颤等。

  常用药: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牛膝。当归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钩藤乎肝熄风。

  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阴虚阳亢,肝火偏旺,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二)中腑脏

  1.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1)痰热腑实证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本方功能通腑泄热,顺降气血,治疗腑热内结,腹胀便秘等症,可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之证。

  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凉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气血下行。

  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加生地、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

  (2)痰火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代表方:羚羊钩藤汤加减。本方功能凉肝熄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用于风阳上扰,

  蒙蔽清窍而见眩晕,痉厥和抽搐等症者,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平肝熄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

  (3)痰浊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机慨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治法:化痰熄风,宜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本方化痰开窍,用于痰蒙心窍,神志呆滞不清者。另可用为;合香九宜郁开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菖捕、胆星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

  兼有动风者,加天麻,钩藤以平熄内风;有化热之象者,加黄芩、黄连;见戴阳证者,属病情恶化,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2.脱证(阴竭阳亡)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白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机慨要: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参附汤补气回阳,用于阳气衰微,汗出肢冷欲脱;生脉散益气养阴,用于津气耗竭。两方同用功能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人参、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敛阳。

  阴不恋阳,阳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龙骨,牡蛎敛汗回阳;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三)恢复期

  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

  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先标后本等冶法。治标宜搜风化痰,通络行瘀;肝阳偏亢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法。治本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或阴阳并补。

  1.风痰瘀阻证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本方祛风化痰活络,治风痰阻于廉泉,舌强不语等。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熄风化痰;地龙、僵蚕、全蝎搜风通络;远志、菖蒲化痰宣窍,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祛风活血通络。

  痰热偏盛者,加全瓜蒌、竹茹、川贝母清化痰热;兼有肝阳上亢,头晕头痛,面赤,苔黄舌红,脉弦劲有力,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熄风潜阳;咽干口燥,加天花粉、天冬养阴润燥。

  2.气虚络瘀证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阶段,气虚血滞,而无风阳痰热表现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语言謇涩之证。

  常用药:黄芪补气以养血,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通络。

  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膝酸软,加川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3.肝肾亏虚证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左归丸功专滋补肝肾真阴,用于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等症;地黄饮子功能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所致之舌强不语,足废不用等症。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加减:若腰酸腿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肾阳虚,加巴戟天,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中风西医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故应加强防治。具体疾病有具体的治疗。

  (一)急性期: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①安静卧床。

  ②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③头部降温。

  (2)调整血压。

  (3)降低颅内压。

  (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5)防治并发症。

  2.手术治疗。

  (二)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

  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2.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4.理疗、体疗及针灸等。

[收起]
中药治疗:  (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详细]

治疗

  中药治疗:

  (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平肝熄风镇潜,用于阳亢风动,晕眩,肢麻等症。

  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叶、菊花清肝泄热;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

  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加陈胆星、郁金;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风;腿足重滞,加杜仲,寄生补益肝肾。

  3.阴虚风动证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慨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既补肝肾之阴,又能熄风潜阳,用于阴虚风动之眩晕,头痛,舌强,肢颤等。

  常用药: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牛膝。当归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钩藤乎肝熄风。

  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阴虚阳亢,肝火偏旺,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二)中腑脏

  1.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1)痰热腑实证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本方功能通腑泄热,顺降气血,治疗腑热内结,腹胀便秘等症,可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之证。

  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凉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气血下行。

  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加生地、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

  (2)痰火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代表方:羚羊钩藤汤加减。本方功能凉肝熄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用于风阳上扰,

  蒙蔽清窍而见眩晕,痉厥和抽搐等症者,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平肝熄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

  (3)痰浊瘀闭证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机慨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治法:化痰熄风,宜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本方化痰开窍,用于痰蒙心窍,神志呆滞不清者。另可用为;合香九宜郁开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菖捕、胆星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

  兼有动风者,加天麻,钩藤以平熄内风;有化热之象者,加黄芩、黄连;见戴阳证者,属病情恶化,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2.脱证(阴竭阳亡)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白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机慨要: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参附汤补气回阳,用于阳气衰微,汗出肢冷欲脱;生脉散益气养阴,用于津气耗竭。两方同用功能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人参、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敛阳。

  阴不恋阳,阳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龙骨,牡蛎敛汗回阳;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三)恢复期

  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

  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先标后本等冶法。治标宜搜风化痰,通络行瘀;肝阳偏亢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法。治本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或阴阳并补。

  1.风痰瘀阻证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本方祛风化痰活络,治风痰阻于廉泉,舌强不语等。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熄风化痰;地龙、僵蚕、全蝎搜风通络;远志、菖蒲化痰宣窍,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祛风活血通络。

  痰热偏盛者,加全瓜蒌、竹茹、川贝母清化痰热;兼有肝阳上亢,头晕头痛,面赤,苔黄舌红,脉弦劲有力,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熄风潜阳;咽干口燥,加天花粉、天冬养阴润燥。

  2.气虚络瘀证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阶段,气虚血滞,而无风阳痰热表现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语言謇涩之证。

  常用药:黄芪补气以养血,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通络。

  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膝酸软,加川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3.肝肾亏虚证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左归丸功专滋补肝肾真阴,用于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等症;地黄饮子功能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所致之舌强不语,足废不用等症。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加减:若腰酸腿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肾阳虚,加巴戟天,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中风西医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故应加强防治。具体疾病有具体的治疗。

  (一)急性期: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①安静卧床。

  ②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③头部降温。

  (2)调整血压。

  (3)降低颅内压。

  (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5)防治并发症。

  2.手术治疗。

  (二)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

  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2.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4.理疗、体疗及针灸等。

[收起]
中药治疗:  (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详细]

预防

  脑中风家庭救护需注意八点

  ●应使病人仰卧,可不放枕头或将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暂时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避光。

  ●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

[收起]
脑中风家庭救护需注意八点  ●应使病人仰卧,可不放枕头或将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暂时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避光。  ●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