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tis),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为浅层慢性剥脱性舌炎,因其具有形态和病损位置多变,似会“游走”的特点,故称为游走性舌炎。又因舌面同时出现舌乳头的萎缩和恢复,形态各异,常类似于地图中绘出的国界,故又称为地图舌(geographic glossitis)。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患病率有报道达0.1%~14.1%,但多见于幼儿期和少儿期。有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成人常伴发沟纹舌,两者关系尚不明确。少数有遗传倾向。可能的因素包括精神因素(情绪波动,失眠、劳累)、内分泌因素(月经周期)、营养因素(消化不良、维生素B缺乏)、局部因素(乳牙萌出)、全身因素(全身性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性病灶等)。龋齿、乳牙萌出、病毒感染等炎症也可成为诱发原因。本病在病理上类似银屑病,可能是全身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早期表现,也可伴于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中医临症备要〃:“舌苔中剥去一块如钱,或...[详细]
临床表现
1.发病特征 多发生于儿童,成人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本病迁延新的病损随旧病损的愈合出现。临床常见患者自认为游走性舌炎是急症或癌症而来求治。 2.起病方式 病损主要发生于舌背,舌尖及舌缘亦可发生。表现为不规则的环状红斑,单个或多个,很快扩大或融合,形似地图。病损特征为病损中央丝状剥脱性炎症,丝状乳头萎缩,黏膜充血,表现出表面光滑的剥脱样红斑,红斑周围有丝状乳头水肿,有宽2~3mm黄白色微隆起,黄白色边缘互相衔接呈弧形,丝状乳头角化并伸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形成轮廓鲜明的中心凹陷、周围高起的不规则图形。病损多突然出现,一周消退,或持续数周;亦有一昼夜发生变化者,病损消退的同时新病损...[详细]
实验室检查
非特异性炎症,红斑处丝状乳头消失,上皮表层剥脱,棘层变薄,乳头消失,基底细胞层无变化,固有层血管充血,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病损周边丝状乳头上皮增厚,细胞内水肿,有细胞碎屑及坏死物质,有时浅表棘层见微小脓肿形成。
诊断
舌面黏膜出现中心萎缩凹陷、周围高起的不规则红斑,形态及位置不断变化。
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应去除可能的诱因,调节消化、饮食及休息,保持口腔卫生。消除恐癌心理,增强体质。 1.口服维生素B族及烟酰胺药物。 2.可用弱碱溶液含漱,如3%碳酸氢钠。 3.有继发感染疼痛者,局部可使用0.05%氯己定(洗必泰)含漱剂、金霉素溶液含漱剂、抗生素软膏或止痛药膏,合并念珠菌感染,口含制霉菌素或其混悬液外涂。 4.中医辨证施治 (1)脾胃虚弱者用四君子、补中益气汤。 (2)湿热内蕴者用除湿胃苓汤、三仁汤。
预后
有自限性,间隔缓解期黏膜表面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