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种植体周围病变(lesion of peri-implant)又称种植体周组织炎症,是指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损害,包括仅累及软组织的种植体周黏膜炎和累及种植骨床、造成显著骨吸收的种植体周炎。后者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持续的骨吸收和种植体-骨界面的“去整合”(disintegration),最终使种植体松动、脱落。种植体周炎是影响牙种植远期效果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种植体周围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基本致病因素。 1.微生物 大多数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症与牙周炎症类似,菌斑聚集是发病的始动因素。证据是:①无论健康或疾病状态下,种植体表面的菌斑组成都与相应状态下的牙周菌斑组成相似;②丝线结扎造成病理性微生态环境(ecological niche),促使牙周致病菌定植后,可诱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③保持口腔卫生和菌斑控制能有效地消除或减轻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 种植体周健康部位,菌斑内主要含革兰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当软和(或)硬组织存在炎症损害时,种植体周菌斑主要由革兰阴性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详细]
临床表现
早期主要是软组织炎症的表现,包括探诊出血、化脓、疼痛、龈沟探诊深度增加及软组织增生等,类似牙龈炎。 随着炎症反应向根方进展,后期主要是种植体-骨界面破坏的表现,如骨质吸收、种植体-骨界面去整合、种植体周袋形成、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类似牙周炎。 1.分类 根据炎症累及范围可将种植体周围病变分为2类:种植体周黏膜炎(peri-mucositis)和种植体周炎(peri-implantitis)。 种植体周黏膜炎的病变局限于牙龈黏膜,不累及骨组织,类似牙龈炎。适当的治疗能使病变逆转。它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菌斑刺激所致。临床表现为黏膜红肿、疼痛、探诊出血甚至溢...[详细]
实验室检查
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可做出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牙周科医师在种植体周炎症的及时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中起主导作用。种植体周围病变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及时阻断炎症进展,保留种植基牙。种植体周检查的内容包括: 1.口腔卫生状况 需检查残留天然牙及种植义齿表面(如义齿龈面、金属支架及义齿盖嵴部与种植体颈之间的间隙、种植体基台连接处)的菌斑和牙石量。 2.种植体周黏膜的检查 观察黏膜是否充血肿胀,软组织有无增生,并检测龈沟液量或流速。 3.种植体周袋的检查 探诊检查袋的深度、附着丧失量、有无探诊出血及化脓等。由于钛种植体表面很易磨损,必须用钝头塑料探针,禁止使用传统的金属器械,以免划伤或污染种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