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鼻突出于面正中部,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均易遭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鼻骨骨折。骨折可单纯限于鼻骨,也可累及上颌骨额突、筛窦、泪骨、眶内壁、筛骨正中板和筛状板、鼻中隔软骨及内眦韧带等周围结构,引起外鼻畸形和鼻功能障碍。因此,在检查颌面伤员时,要特别注意有无鼻骨骨折,防止漏诊。否则,错过复位时机,势必因错位愈合而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需行较复杂的整形手术才能矫正。 1.外鼻的应用解剖 外鼻位于面部正中,形似一个基底在下的锥体。上端位于两眼之间,与额部相续,称鼻根;下端向前突出,为鼻尖。鼻根与鼻尖之间为鼻梁,鼻梁两侧为鼻背,鼻尖两旁的半圆形膨隆称鼻翼。外鼻下方有两个开口,称鼻前孔。两鼻孔之间的小柱...[详细]
病因
外鼻突出于面正中部,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均易遭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鼻骨骨折。
发病机制
造成鼻骨骨折的不同类型主要取决于外力的方向、性质、程度和受力的部位等。
临床表现
鼻部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歪斜或塌陷等畸形,数小时后鼻部及周围软组织、眼睑发生肿胀、淤血,这时外鼻畸形反而不明显,待肿胀消退,畸形再现。粉碎性骨折时,空气可自破损的鼻黏膜、泪器进入鼻、眼睑及面颊部皮下,发生皮下气肿,尤其在擤鼻时,皮下气肿加剧。因常伴鼻黏膜撕裂,故有鼻出血。损伤严重者,鼻流清水或淡红血水样液,提示筛骨筛状板损伤、脑膜撕裂,发生脑脊液鼻漏。由于鼻腔内血凝块或异物堵塞、鼻黏膜肿胀、或鼻中隔软骨及骨质移位突出,可有鼻阻塞。如鼻额部损伤累及嗅神经,可有嗅觉障碍。
并发症
损伤累及筛骨筛状板及撕裂脑膜,可引起脑脊液鼻漏。如鼻额部损伤累及嗅神经,可有嗅觉障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骨折最常规的手段,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鼻部X线摄片可显示骨折部位、性质及鼻骨骨折片移位的方向,尤其在鼻部软组织肿胀时,有助于诊断的确立,但X线鼻侧位片有时对病变显示不良。一般常用鼻骨侧位片,正位片及华氏位片也可显示鼻骨、鼻中隔、上颌骨额突、眶内板及筛窦等情况。
诊断
首先,要详细了解鼻外伤史,询问受伤原因、外力来自何方、受伤时间、鼻出血及鼻阻塞的程度,这有助于确定鼻骨骨折的类型和治疗方法。 通过外鼻望诊、触诊及前鼻镜检查,可获得诊断的重要资料。要仔细察看病人的鼻梁是否居中;鼻背有无塌陷、扁平、增宽呈角形隆起,鼻根是否扁平;皮肤软组织有无裂伤、肿胀、淤血;两眼内、外眦间距离是否增宽。用两手示指轻轻地自鼻根部向鼻尖滑动触诊,可发现骨折处失去原有硬度,局部压痛明显,注意有无骨摩擦感及捻发音。前鼻镜检查时,应有良好照明,先将鼻腔内积存的凝血块及异物用吸引器清除,再以血管收缩剂收缩鼻腔黏膜,观察鼻黏膜破损部位及鼻中隔偏曲、脱位情况,有无血肿形成及脑脊液鼻...[详细]
治疗
鼻骨骨折最好能及早明确诊断,在伤后2~3h内,局部软组织尚未肿胀前及时治疗;如局部已明显肿胀、淤血,无法检查处理时,虽可等候其消肿,也应尽量争取在伤后7~10天内复位处理;如超过2周以上,局部骨痂,瘢痕形成,已发生错位愈合,则复位困难。 鼻骨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外鼻的外形和恢复鼻腔的通气功能。对无移位的单纯性骨折,鼻外形无改变,可不整复。可嘱病人注意保护鼻部,避免受压,可用呋喃西林麻黄碱液滴鼻。有皮下气肿者,禁止擤鼻,有脑脊液鼻漏者,一般不填塞鼻腔。 常用的复位处理方法如下: 1.麻醉 成人一般用表面麻醉,以1%丁卡因液内加1∶1000肾上腺素液几滴的棉片...[详细]
预后
鼻骨骨折后,不论在伤后是否准确复位,有相同一部分伤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伤后复位好,则畸形较少、较轻;复位不良,甚至错位愈合者,则畸形明显。青少年鼻骨骨折,伤后才经历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者,更容易继发鼻部畸形。因此,鼻骨骨折后的继发畸形的整复,应在青春期后,待生长发育基本停止,再进行鼻部畸形整复。否则,还会出现新的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