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口腔科
-
别名:
zygomatic and arch fracture
颧骨及颧弓骨折
颧骨颧弓骨折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暂无
-
相关疾病:
颌面部骨折
颧骨是面中份骨骼中体积仅次于上颌骨的骨骼,是上颌骨和颅底之间的主要连接支架,也是面部外形的主要骨骼,参与构成面部的水平、垂直支撑柱,对构成面部外形具有重要作用。 颧骨是上颌骨和颅骨之间的主要连接支架,对构成面部的外形具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颧骨在面中部两侧处于突出的位置,所以较易遭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骨折。对颧骨、颧弓骨折,应早期复位,若延误治疗,则常导致张口受限、面部畸形或眼部并发症,增加手术矫治的难度。
颧骨、颧弓骨折原因多为交通事故伤或意外伤(跌伤、拳击伤等),且多与上颌骨骨折同时存在。
由于颧骨在面中份处于突出的位置,外突内凹,颧弓较细而突出,中央有颧颞缝,较易直接受到外力打击而骨折。在暴力作用下,易发生颧骨周围骨缝的折裂,如颧颌缝、颧额缝、颧颞缝骨折,导致颧骨与上颌骨分离,眶外侧壁骨折和颧弓骨折、颧骨移位。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向内、向外移位,在咬肌牵拉和重力作用下,向下移位,而且常常有不同程度的扭转。如果遭受严重打击,则造成颧骨体本身的碎裂而致粉碎性骨折。 1.颧骨骨折的外科解剖和病理特点 颧骨为近似四边形的骨骼,外凸内凹,左右各一,具有额突、颞突、眶突和上颌突,分别与额骨、颞骨、蝶骨大翼和上颌骨相连接,参与眶壁、颞凹、眶底和上颌窦的组成(图1)。 颧骨与上颌骨的连接处最宽,强度较大;与蝶骨的连接处较薄弱,与额骨连接处的强度介于上二者之间,而与颞骨颧突的连接最为薄弱。颧骨体本身比较坚实,骨折较少发生在颧骨体处,而主要发生于与邻骨连接处,且常伴有邻近各骨的损伤。颧骨骨折的骨折线多发生在颧弓、眶外侧缘、眶下缘、眶底和上颌窦前外侧壁。颧面部严重损伤时常发生颧骨与上颌骨复杂骨折,甚至波及颅底。颧弓由颧骨颞突及颞骨颧突组成,细长、薄弱,易在中段和两端发生骨折。 颧骨、颧弓骨折移位主要决定于打击力量的方向和强度。通常来自侧方垂直力量的撞击,颧弓可发生典型的“M”形塌陷骨折;来自前方垂直力量的打击,颧骨体通常向后、内及下方移位,并可突入上颌窦。附着于颧骨上的表情肌,对骨折片移位不起作用,附着于颧弓下面及上颌骨颧突上的咬肌,可促使颧弓、颧骨向下移位,并能影响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 当颧骨自颧额缝脱离向下移位时,附着于眶外缘颧额突处的外眦韧带随颧骨同时下移,因而使眼球及眼外眦发生移位,引起瞳孔水平面的改变(图2)。 颧骨骨折若并发眶底骨折,眶内容物可嵌顿于骨折裂隙之间或疝入上颌窦内,而引起眼外肌平衡紊乱和复视。由于颧骨、眶底下移或眶内容物丧失,眶腔增大,可出现眼球内陷。 眶下神经走行于眶下管内,该管与颧骨毗邻,颧骨上颌突骨折时易发生眶下神经损伤。 2.颧骨、颧弓骨折分类 颧骨、颧弓骨折的分类法较多。最简单的分类是将其分为颧骨骨折和颧弓骨折。一般可分为颧弓骨折、颧骨骨折、颧骨颧弓联合骨折及颧、上颌复杂骨折;颧弓骨折可分为双线型及三线型骨折。 Knight和North(1961)提出6型分类法:Ⅰ.无移位骨折;Ⅱ.颧弓骨折;Ⅲ.颧骨体骨折向后内下移位,不伴有转位;Ⅳ.内转位颧骨体骨折;Ⅴ.外转位颧骨体骨折;Ⅵ.复杂性骨折。作者指出,Ⅱ、Ⅴ类骨折复位后稳定,不需固定;Ⅲ、Ⅳ、Ⅵ类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再作固定。 Rowe和Killey(1968)提出8型分类法:Ⅰ.无移位骨折;Ⅱ.颧弓骨折;Ⅲ.围绕纵轴向内或向外侧旋转;Ⅳ.围绕纬轴(自眶下孔至颧弓的水平线)内、外侧旋转;Ⅴ.颧骨体向内下移位;Ⅵ.眶底骨折;Ⅶ.眶缘骨折;Ⅷ.复杂粉碎骨折。 Knight和North分类法和Rowe和Killey分类法中有关各型发生率和复位后稳定性的比较(图3)。[收起]
由于颧骨在面中份处于突出的位置,外突内凹,颧弓较细而突出,中央有颧颞缝,较易直接受到外力打击而骨折。在暴力作用下,易发生颧骨周围骨缝的折裂,如颧颌缝、颧额缝、颧颞缝骨折,导致颧骨与上颌骨分离,眶外侧壁骨折和颧弓骨折、颧骨移位。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向内、向外移位,在咬肌牵拉和重力作用下,向下移位,而且常常有不同程度的扭转。如果遭受严重打击,则造成颧骨体本身的碎裂而致粉碎性骨折。 1.颧骨骨折的外科解剖和病理特点 颧骨为近似四边形的骨骼,外凸内凹,左右各一,具有额突、颞突、眶突和上颌突,分别与额骨、颞骨、蝶骨大翼和上颌骨相连接,参与眶壁、颞凹、眶底和上颌窦的组成(图1)。 ...[详细]
1.颧面部塌陷畸形 颧骨骨折因常向后下移位,使颧部外突的形状变为平塌下陷。颧弓骨折常在颧弓中部出现凹陷。但当局部软组织伤后肿胀时,这种塌陷畸形往往被掩盖,而易误诊为单纯软组织挫伤,应加以注意。 2.张口受限 颧骨、颧弓骨折内陷,移位骨折片压迫颞肌或阻挡喙突运动,可发生张口困难(图4)。 由于伤后疼痛所致的颞肌和咬肌反射性痉挛,也可使开口度减小,但被动张口可使张口度加大。 3.复视 颧骨骨折并发复视有10%~14%,主要原因是骨折后移位致眼球移位及眼外肌失去平衡所引起。如仅为眶外缘折断及移位,产生复视的原因是由于附着于眶外侧壁上的眼球悬韧带随骨折段下移,引起瞳孔水平的改变;如伴有眶底骨折,则眶内容物下陷,眼球向下移位,发生复视。如眶底骨折时眼下直肌被夹持于骨折处,则复视的产生除瞳孔水平改变外,更多是由于眼球运动受限而致。因眼外肌出血,局部水肿而限制眼球运动所致复视,则在血肿及水肿被吸收、消退后即可消失;因颧骨移位眼球下移所致的复视,在骨折复位后常可恢复;眶底骨折引起的复视,如延误治疗,一旦脱出的眶内容物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则可导致持久性复视。 4.神经损伤体征 颧骨骨折累及眶下神经损伤,可出现同侧眶下、鼻旁及上唇皮肤感觉迟钝,大部分病例于骨折复位后能逐渐恢复。开放性颧骨骨折也可损伤面神经颧支而引起眼睑闭合不全。 5.其他症状 颧骨骨折伴有眶壁、眶底损伤时,眼睑、眶周皮肤及球结膜下可发生出血性瘀斑及肿胀,眼球运动受限或向下移位;伴上颌窦壁骨折时,窦内积血,可有鼻出血;窦内空气逸出至面颊组织,出现皮下气肿等。[收起]
1.颧面部塌陷畸形 颧骨骨折因常向后下移位,使颧部外突的形状变为平塌下陷。颧弓骨折常在颧弓中部出现凹陷。但当局部软组织伤后肿胀时,这种塌陷畸形往往被掩盖,而易误诊为单纯软组织挫伤,应加以注意。 2.张口受限 颧骨、颧弓骨折内陷,移位骨折片压迫颞肌或阻挡喙突运动,可发生张口困难(图4)。 由于伤后疼痛所致的颞肌和咬肌反射性痉挛,也可使开口度减小,但被动张口可使张口度加大。 3.复视 颧骨骨折并发复视有10%~14%,主要原因是骨折后移位致眼球移位及眼外肌失去平衡所引起。如仅为眶外缘折断及移位,产生复视的原因是由于附着于眶外侧壁上的眼球悬韧带随骨折段...[详细]
X线检查是诊断骨折最常规的手段,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三维CT是近年才开始应用的特殊检查手段,对面中份复杂骨骼重叠下的多发性复合骨折、粉碎性骨折具有独特的优点。
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并通过X线片或CT片加以证实,即可明确诊断。 临床症状中颧面部的塌陷畸形和张口受限是颧骨、颧弓骨折最常见的症状。如有上述之一症状,应高度怀疑骨折并有较明显的移位。 临床检查:扪诊是判断骨折部位的重要手段。扪诊时应进行双侧对比。即用双手示指或拇指分别沿两侧眶外缘、眶下缘、颧弓仔细扪触。力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加重骨折移位,如发现骨连续性中断或有台阶感,或有明显压痛者,应高度怀疑为骨折,口内扪及颧牙槽嵴区明显压痛或骨面不规则,则可能有颧颌缝骨折。 X线检查是诊断骨折最常规的手段,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关键是选择好投照体位。怀疑颧骨体骨折时可选用华氏位,能清晰显示眶下缘、眶外缘及颧牙槽嵴骨骼的连续性;颅底位能良好显示颧弓及颧骨体移位情况;单纯颧弓骨折可摄颧弓位,单独显示颧骨塌陷情况。 三维CT是近年才开始应用的特殊检查手段,对面中份复杂骨骼重叠下的多发性复合骨折、粉碎性骨折具有独特的优点。通过对骨折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片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关系,特别是旋转移位等,是骨折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最佳手段,对正确制订治疗方案极有帮助。[收起]
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并通过X线片或CT片加以证实,即可明确诊断。 临床症状中颧面部的塌陷畸形和张口受限是颧骨、颧弓骨折最常见的症状。如有上述之一症状,应高度怀疑骨折并有较明显的移位。 临床检查:扪诊是判断骨折部位的重要手段。扪诊时应进行双侧对比。即用双手示指或拇指分别沿两侧眶外缘、眶下缘、颧弓仔细扪触。力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加重骨折移位,如发现骨连续性中断或有台阶感,或有明显压痛者,应高度怀疑为骨折,口内扪及颧牙槽嵴区明显压痛或骨面不规则,则可能有颧颌缝骨折。 X线检查是诊断骨折最常规的手段,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关键是选择好投照体位。怀疑颧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