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上颌骨骨折的伤因,平时以交通事故和工伤为多,其他还有跌伤、打击伤等。战时则以弹片伤和枪弹伤为主,也有一些非火器伤。
发病机制
上颌骨分别与额骨、颧骨、鼻骨、犁骨、筛骨、泪骨、蝶骨和腭骨等相连接,形成一个拱形支柱式结构,对于来自垂直方向的外力有较强的抗力,所受外力被各骨连接处和窦腔骨壁分散、减弱,不致发生骨折。但对来自横向的外力则抗力较弱,如外力较强,不仅上颌骨会发生骨折,并可同时伴发颧骨、鼻骨等相连诸骨的骨折。各骨相接的骨缝和上颌骨内外的腔、窦比较薄弱,容易发生折裂。
临床表现
上颌骨骨折除了有一般损伤的特点外,还可能因骨折段移位出现咬合紊乱、面中份塌陷、面中份变长。周围骨骼和软组织损伤,出现口、鼻腔出血,脑脊液漏、眶周淤血、复视、嗅觉障碍、眶下神经麻木等。 1.骨折段移位、面中份凹陷畸形和长面畸形 上颌骨上附着的肌肉少,骨折后骨段的移位受附着肌牵拉的作用较弱,主要受创伤时暴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骨折线走向重力的影响。 由于上颌骨骨折时遭受的暴力多来自于面前方和侧向,向后、向内击打所致,上颌骨骨折沿作用力的方向向后、内移位,造成面中份凹陷畸形;同时,骨折段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垂,使面中1/3变长,造成长面畸形;附着于上颌骨后方,翼内、外板的翼内肌...[详细]
并发症
上颌骨严重骨折时,常波及相邻的颅底,引起颅底骨折和硬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漏。如损伤动眼神经或展神经,可使眼球运动障碍;如伤及神经或眼球,则引起视觉障碍或失明、眶下神经麻木。
其他辅助检查
X线照片采用铁氏位或华氏位,必要时加照其他投照位置。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伤员,只能先拍摄一般平片,初步了解骨折情况,切忌过多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待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再补拍X线片。在X线片上可观察:①骨折线;②碎骨片移位;③牙脱落或折断;④上颌窦内黏膜增厚或窦内积血,使透光度减低并形成气液面;⑤面部软组织肿胀等。
诊断
通过问明受伤史,查清体征,结合X线片观察,对上颌骨骨折的诊断并不困难。首先应问明受伤的原因,了解致伤力的性质、大小、速度、方向和受力部位等,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要了解病人受伤后有无上颌骨骨折的相关症状,如面中部疼痛或麻木,口、鼻腔出血,牙咬合异常,鼻阻和呼吸困难等。 观察面中1/3部有无伤口、肿胀、出血或瘀斑,有无“碟形面”或长面等面形改变;口、鼻有无伤口和出血;鼻、耳部有无脑脊液漏;有无张口受限、开及咬合关系错乱;检查上颌骨有无异常动度、摩擦音和台阶等。...[详细]
治疗
1.早期处理 上颌骨骨折的治疗,与其他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应行早期的复位固定,越早越好。但上颌骨骨折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伤情较重。在伤后早期,生命体征尚未稳定时,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处理应服从全局的稳定。在优先保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在伤员能耐受麻醉和手术时,尽早处理上颌骨骨折。对任何一处的局部创伤的早期处理,均要有全局观念。首先检查和处理全身重要器官的损伤,保障伤员的生命安全。 单纯的颌面部损伤,不会引起伤员的死亡。但只注重颌面部损伤的处理,忽略了全身性合并伤的抢救,特别是颅脑、胸、腹部、脊柱、大血管等器官的损伤,继发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的教训时有发生,应引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