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以往被称为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缓慢致死性肿瘤,虽发病率不高,但仍较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见,是胸膜原发肿瘤中最多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与侵袭行为有关,它通常局部侵袭胸膜腔及周围结构。如果不治疗,中位生存期4~12个月。
病因
发病原因与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长期接触石棉被认为是该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 所有种类的石棉纤维,几乎都与间皮瘤的发病机制有关,但每种纤维的危险性并不相同,最危险的是接触青石棉,危险性最小是接触黄石棉。第1次接触石棉到发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0~40年,间皮瘤的发病率与接触石棉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成正比。石棉致病理由如下: (1)动物实验:石棉液可诱发胸膜间皮瘤。 (2)恶性间皮瘤中发现石棉纤维。 (3)石棉工人,特别是工作20~40年者,尸检发现间皮瘤发病率高达3.1%。 2.其他非石棉原因 接触天然矿物纤维、胸膜...[详细]
发病机制
1.病变的早期 肉眼可见在正常或不透明的脏层或壁层胸膜上有众多白色或灰色颗粒和结节或薄板块。随着肿瘤的发展,这些结节相互融合、生长,胸膜表面愈来愈厚,占据胸膜腔,包囊肺脏使其容积越缩越小,并使受累侧胸壁塌陷。 2.病变的晚期 肿瘤结节向四方伸延,连续成片,可累及膈肌、肋间肌、纵隔结构、心包及对侧胸膜。一旦心包及纵隔受累,患者可能死于肿瘤对心脏及肺的过度限制。尸检病人有50%发现有血源性转移,但临床很少提及。 间皮瘤起源于间皮干细胞,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上皮或间质细胞。因此,在同一个肿瘤中同时发现两种细胞的情况很常见。从组织学意义上讲,弥散性或恶性间皮瘤可分为3种类型:...[详细]
临床表现
男性多见,男女比约为2∶1,2/3的病人年龄为40~70岁。大约半数的病人述有石棉接触史。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上皮型和混合型胸膜间皮瘤常伴有大量胸腔积液,而纤维型通常只有少量或无胸腔积液。上皮型病人似乎更多累及锁骨上或腋下淋巴结并伸延至心包,对侧胸膜和腹膜;纤维型多有远处转移和骨转移。 在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60%~90%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干咳和气短,约10.2%病人可以有发热及全身不舒服等症状,3.2%病人以关节痛为主诉症状。病人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或痰量很少,亦没有痰中带血。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气短的症状很明显,尤其是活动以后胸闷、气短明显加重,休息后症...[详细]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加快、大部分病人伴血小板数增多,个别报道血小板高达1000×109/L,提示预后不良。血清癌胚抗原在某些病人升高,血清胎儿蛋白一般正常。血清IgG、IgA或IgM升高,原因尚不明,此外还可有血清抗利尿激素增高、溶血性贫血、高凝状态、高钙血症、低血糖等。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胸部后前位像和侧位像可清楚显示患侧胸腔积液,常占一侧胸腔的50%。约半数以上病人除了胸腔积液外,胸片上还可见到沿胸膜侧壁呈现波浪形生长的多发胸膜团块影以及弥漫性胸膜结节性增厚可伴有胸膜钙化。这些为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同侧肺被肿瘤组织包裹,纵隔移向有肿瘤一侧,患侧胸腔变小,病情晚期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心包渗液使心影扩大,可见软组织影和肋骨破坏。 2.胸部CT 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范围。了解肿瘤是否超越同侧胸腔边界,进犯纵隔结构,或侵袭膈肌及膈肌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典型表现为:可显示患侧胸廓缩小、胸膜显著增厚、胸腔积液,少数病例可见胸膜斑。此...[详细]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中可以有石棉接触史。体检发现呼吸音减弱及叩诊浊音提示胸腔积液或肿瘤生长。在晚期,观察并触诊胸壁,尤其是肋间,可以发现肿瘤膨出,提示肿瘤侵袭胸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检查可判断胸膜钙化或骨结构有否破坏。应考虑恶性胸膜间皮瘤之可能。但为了确诊,仍需进一步通过胸腔积液检查和胸膜活检加以确定。目前应用的电视胸腔镜技术的活检诊断率可达100%,手术危险性及死亡率均较低,可以替代开胸探查活检术。
治疗
目前虽有多种方法治疗弥漫性间皮瘤,但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医疗条件,选择治疗的方法有很大不同,但经过某种方法治疗,国内外均有少数病人活过5年,最长者达22年,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肿瘤自然生存时间和分期有关。按Butchart分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分为4期(表2)。 根据临床表现,Ⅰ期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可能长期生存,根据病变侵袭范围选择胸膜剥脱切除术或胸膜连同累及的组织整块切除(胸膜肺切除术、胸膜胸壁切除术等)。对Ⅱ、Ⅲ和Ⅳ期上皮型及其他病理类型的病例,无论治与不治,采用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及使用化疗和放疗疗效与否,治疗后的生存曲线基本相同,其平均生存时间为1...[详细]
预后
研究发现由手术到首次复发的间期平均为19个月(5~51个月)。手术复发最常见的为同侧胸腔,远处转移很少见到。首次复发患者中35%为局部复发,26%为腹部,17%为对侧胸腔,8%为远处转移。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