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亦称室性过早搏动(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s)简称室性早搏,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到达之前,自心室中某一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均可见到。从胎儿直至高龄者均可发生。
病因
1.自主神经功能因素 此系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不论是迷走神经兴奋,还是交感神经兴奋,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纤维的兴奋性失去均衡,可使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发生改变,引发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心室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导致室性期前收缩等。过量的烟、酒、茶、咖啡等的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等因素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有关。 应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病早期的患者就合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室性期前收缩,这给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鉴别带来了困难。此时应加以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详细]
发病机制
大多数室性期前收缩是由于折返引起的,少部分是由自律性异常和触发性激动所引起的。
临床表现
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脏“停跳”感,也有无症状者。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这是由于期前收缩后的心搏增强和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所引起。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期前收缩更为频繁。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通常很少影响每分钟心排血量。实验表明,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患者,当室性期前收缩在20次/min以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减少10%~15%;当出现二联律、三联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可减少15%~25%。当发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心排血量就会受到明显影响,症状就会更...[详细]
并发症
如出现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头晕、乏力,甚至诱发心绞痛发生。
实验室检查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报道。
其他辅助检查
主要依据心电图检查。 1.室性期前收缩的典型心电图特点 (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没有和其有关的异位P波。 (2)QRS波群宽大畸形:粗钝或有切迹,时间一般大于或等于0.12s。 (3)T波方向常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为继发性T波改变。 (4)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5)如为同一异位兴奋灶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则室性期前收缩与前一个心搏有固定的联律间期(配对间期、配对时间)。 2.对室性期前收缩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 (1)QRS波:其形态取决于在心室的起源部位和激动在心室的传导情况,可发生在心室的任何部...[详细]
诊断
1.室性期前收缩的Lown分级法(表1)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复杂程度分级最常用的参考系统。有人把Lown 1~2级定为简单型室性期前收缩,3级或3级以上定为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通常认为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Lown 3级以上)比简单型室性期前收缩(Lown 1~2级)更具有重要性。以往特别强调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先兆”,为“警报性心律失常”。因为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是发生在复极不完全,心室处于易反复激动的易损期。经过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者有50%发作前无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而有R-on-T型室性...[详细]
预后
室性期前收缩大量出现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其预后决定于产生室早的基本原因、心脏病变的程度、全身情况及室早出现的频率和性质。这些因素的不同,室早的预后差别较大,从仅有轻微心悸症状到发生猝死。大多数功能性室早无基础心脏病,也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预后良好。业已证明室早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器质性室早最重要的是增大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因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出现的室早应积极控制,以预防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低猝死的危险。
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期前收缩的原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等;预防外感;正确、按时服药。 2.避免精神紧张,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起居有常,勿过劳;戒烟酒,减少本病的诱发因素;饮食有节,少食肥甘厚腻的食品。 3.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