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腹腔内脏器经股环、股管自卵圆窝疝出时,称为股疝(femoral hernia)。多为后天获得性,先天性股疝极其罕见。其发病与股环较宽、妊娠、肥胖、结缔组织退行性变、腹内压升高等因素有关。 从理论上讲,其发病机制简单,诊断和治疗不困难,但在临床中误诊误治的情况屡见不鲜。据国内外学者报告,40%~60%的股疝病人在就诊时已发生嵌顿和绞窄,而在一些肥胖病人被漏诊或误诊为Rosenmtiller淋巴结肿大(炎症)者亦非少见。究其原因,可能和股疝较少见、医生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有关。
病因
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女性,这与其生理和解剖学基础密切相关(图1)。股环是股管的上口,其仅覆以疏松结缔组织;股管为一锥形盲管,有相当一部分前壁见于隐静脉裂孔内,其浅层结构为筛筋膜,无肌性防护;腹股沟镰止点窄,远离耻骨梳韧带;女性骨盆较宽,韧带肌肉、血管等较男性为细,故股环明显大于男性,被认为是股疝好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髂外静脉粗细的变化,对股环开口也可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子宫压迫导致髂外静脉和股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血管增粗,分娩后血管压迫的解除、口径变细,必将明显影响股环及其邻近间隙的大小。妊娠可造成腹肌的伸展、韧带的松弛,由于股环处特殊的解剖学特点,使得这些结构更加...[详细]
发病机制
在股疝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腹膜外脂肪先行突出,发挥“开路者”的作用,随后腹膜突出,继之肠管或大网膜疝出形成股疝。由于股管是垂直向下的,故股疝发展的方向是疝内容物直线状下坠,至隐静脉裂孔上缘处转向前,形成一锐角,并在股根部隆起。疝囊的被覆结构包括:皮肤、浅筋膜、筛筋膜、股鞘前壁和腹膜外组织。与腹股沟区其他疝不同,股环的防护因素甚少,除了附着至耻骨梳韧带的腹股沟镰可成为保护结构外,腹横筋膜对它也缺乏保护,这是因为腹横筋膜已向下参与构成股鞘的缘故,一旦股疝推开了腹股沟镰进入股管,疝囊颈将嵌入由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和股鞘纤维隔所围成的环口(疝环)中。上述结构坚韧、缺乏伸缩性,因而容易引...[详细]
临床表现
1.症状 易复性股疝症状较轻微,常不为病人所注意,尤其肥胖者更容易疏忽和遗漏。 (1)可复性肿块:股疝肿块通常不大,病人在站立、咳嗽、用力等引起腹内压增加时,发现大腿根部(卵圆孔处)出现半球形隆起,大小似一枚核桃或鸡蛋,质地柔软。平卧时疝块通常不能自行还纳,需沿其突出途径进行逆行复位还纳。由于囊外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平卧而回纳疝内容物后,有时肿块并不消失。若疝内容物为大网膜等组织,经常发作容易和疝囊发生粘连,肿块不易完全消失,而形成难复性股疝。 (2)胀痛:若股疝较大时肿块可转向上行,基底部可延伸到腹股沟区,病人往往伴有腹股沟区坠胀不适;或在久站后局部胀痛和下坠感。 ...[详细]
并发症
肠坏死与肠瘘是股疝嵌顿的严重并发症。股疝嵌顿后,如果发生绞窄,疝内容物坏死,则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或其他脓肿样改变,一旦切开,则造成肠瘘。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疝造影检查和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
1.病史 注意患者有无肥胖、便秘、妊娠等情况;了解其有无腹股沟疝手术史、慢性气管炎病史、肝硬化腹水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详细询问肿块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及程度,是否可还纳及还纳方式;既往有无类似情况及处理方法等。 2.临床特点 中年以上妇女,股部卵圆孔处出现的半圆形肿块,伴胀痛;肿块不能自然回复,须手法回纳,有时不能完全消失;体检发现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关球形隆起,但腹外疝体征均不明显。腹股沟局部皮肤红肿、触痛,伴肠梗阻症状时,应警惕股疝嵌顿。 3.辅助检查。 4.注意事项 (1)详问病史,系统查体:股疝临床多不典型,部分病人仅表现为腹股...[详细]
治疗
股疝易嵌顿、绞窄,故应及时手术治疗,以封闭股管,阻断内脏向股管坠入通路。手术有经股部入径和经腹股沟入径两种 1.经腹股沟手术 分为腹股沟上入径和腹股沟下入径2种手术。 (1)腹股沟上入径(图3):采用斜疝切口,逐层解剖显露腹股沟管后壁,将圆韧带(精索)牵向上,在腹股沟韧带上内侧切开腹横筋膜,即可找到股环和疝囊颈。切开疝囊颈,回纳疝内容物,于股环上方行疝囊高位结扎,远端疝囊不需处理。遇有嵌顿性股疝必须将股环内界的髂耻束返折部和陷窝韧带剪开松解,再将疝块推送回纳,切忌在股管上口提拉嵌顿的疝内容物。 股疝的修补是将腹股沟韧带、骼耻束、陷窝韧带与耻骨梳韧带缝...[详细]
预后
经手术治疗后愈后多较好。
预防
1.加强锻炼,特别是腹肌及韧带的锻炼。 2.减少或避免腹内压增加因素,如便秘、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