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又称Hunner’s溃疡,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表现为痛性膀胱疾病,症状多持续1年以上。病变累及膀胱全层,黏膜肿胀、充血并可发生裂隙或溃疡,溃疡常位于膀胱前壁和顶部。病期多在3~5年,典型表现为疾病开始快速发展,以后很快稳定下来,既使没有进行治疗,也无明显恶化的表现。

病因

本病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有以下假说:①血管、淋巴管阻塞,曾设想膀胱纤维化是由于盆腔手术或感染引起膀胱壁内淋巴管阻塞和引起栓塞性脉管炎或由于血管炎所致持久性小动脉痉挛所致,但缺乏足够的证据。②感染,曾提出过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是IC的病因,但还没有在IC患者中检出上述3种病原体的报道。③神经体液因素,肥大细胞在IC病人膀胱固有膜和逼尿肌中增多,寒冷、神经肽、药物、创伤、毒素等可活化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可致敏感觉神经元,后者进一步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神经肽活化肥大细胞;肥大细胞也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或膀胱黏膜损害引起炎症。④免疫因素,该病对皮质醇治疗反应良好,部分病人血中可检测到抗膀胱黏膜抗体,不少学者还发现对血管抗原产生的自身免疫性抗体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参与了IC发病。⑤黏膜通透性,推测IC是由膀胱上皮的功能不良引起,其通透性增加并使尿液通过移行上皮漏入到膀胱壁,引起膀胱炎症。有人证实IC病人膀胱表层上皮内TH蛋白增多,提示黏膜的通透性增加。[收起] 本病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有以下假说:①血管、淋巴管阻塞,曾设想膀胱纤维化是由于盆腔手术或感染引起膀胱壁内淋巴管阻塞和引起栓塞性脉管炎或由于血管炎所致持久性小动脉痉挛所致,但缺乏足够的证据。②感染,曾提出过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是IC的病因,但还没有在IC患者中检出上述3种病原体的报道。③神经体液因素,肥大细胞在IC病人膀胱固有膜和逼尿肌中增多,寒冷、神经肽、药物、创伤、毒素等可活化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可致敏感觉神经元,后者进一步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神经肽活化肥大细胞;肥大细胞也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或膀胱黏膜损害引起炎症。④免疫因素,该病对皮质醇治疗反应良好,部分病人血中可检测到抗膀胱黏膜...[详细]

发病机制

间质性膀胱炎为慢性非特异性膀胱全层炎症。病变早期膀胱扩张时黏膜只见斑点状出血,后期膀胱黏膜变薄或坏死脱落可有典型溃疡,多见于膀胱顶部或前壁。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形成。周围黏膜水肿、血管扩张。黏膜下或肌层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如浆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这些炎症细胞浸润可达膀胱全层及肌间神经组织。肌层中血管减少,淋巴管扩张。肌束间及肌内胶原组织增多,严重的纤维化导致膀胱缩小。严重病例输尿管开口处正常功能被破坏,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及随之而来的肾积水或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

中年妇女常见。有慢性、进行性的日夜尿频。耻骨上区疼痛,尤以膀胱充盈时为明显,有时可有尿道或会阴部疼痛,排尿后得到缓解。有的甚至有性交疼痛,部分患者有过敏性疾患史。可有镜下或肉眼血尿。体格检查常无阳性体征。有时耻骨上区可有触痛,或阴道前壁触诊时有膀胱区疼痛。

并发症

间质性膀胱炎晚期出现膀胱挛缩或输尿管反流、输尿管狭窄,可致肾积水或肾盂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多数正常,有时有少量脓细胞。
2.尿培养常无细菌生长。

其他辅助检查

1.膀胱造影显示容量减少,有时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2.膀胱镜检查,当膀胱充盈时耻骨上区疼痛加重,需在麻醉下进行,膀胱容量可减少至50~60ml,发现Hunner’s溃疡有助于确诊,但大多数病人没有溃疡,未经治疗者膀胱黏膜外观尚属正常或仅有慢性炎症改变,有时顶部可见有小出血点,如继续过度充盈膀胱,则可致黏膜破裂、出血,可见黏膜下血管小球(Glomeruli),常分布不均,遍及膀胱,同时行活组织检查。
3.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容量小,顺应性差,但不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这项检查有助于间质性膀胱炎与不稳定膀胱或神经源性膀胱相鉴别。
4.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上尿路功能及形态均正常。[收起]
1.膀胱造影显示容量减少,有时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2.膀胱镜检查,当膀胱充盈时耻骨上区疼痛加重,需在麻醉下进行,膀胱容量可减少至50~60ml,发现Hunner’s溃疡有助于确诊,但大多数病人没有溃疡,未经治疗者膀胱黏膜外观尚属正常或仅有慢性炎症改变,有时顶部可见有小出血点,如继续过度充盈膀胱,则可致黏膜破裂、出血,可见黏膜下血管小球(Glomeruli),常分布不均,遍及膀胱,同时行活组织检查。
3.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容量小,顺应性差,但不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这项检查有助于间质性膀胱炎与不稳定膀胱或神经源性膀胱相鉴别。
4.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上尿路功能及...[详细]

诊断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必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膀胱镜和病理学3方面结合进行。
1987年美国制定了间质性膀胱炎诊断的临床标准:①白天12h排尿次数多于5次;②夜尿多于2次;③症状持续1年以上;④尿动力学未发现逼尿肌的不稳定性;⑤膀胱容量小于400ml;⑥尿急;⑦Hunner’s溃疡;合并下述标准至少有两条:①膀胱充盈时疼痛、排尿后减轻;②耻骨上、盆腔、尿道、阴道、或会阴疼痛;③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保持膀胱在80cmH2O下1min可见膀胱黏膜淤血点;④对膀胱镜的耐受力下降。另外结合病理学诊断以除外与间质性膀胱炎临床表现类似的疾病。

治疗

对间质性膀胱炎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通过治疗有的可使症状减轻,有的也可能无效。
1.药物治疗
(1)免疫抑制药:氢化可的松每天100mg或泼尼松每天10~20mg;硫唑嘌呤100mg/d。
(2)抗组胺药:曲吡那敏50mg,4次/d。
(3)肝素:可中和嗜酸性阳离子蛋白,5000U/次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两天后改每12小时1次,用药后12h症状减轻。亦可用长效肝素2万U静脉滴注,藉以阻断组胺的作用。
(4)硫酸戊聚糖钠:150mg,2次/d,4~8周1疗程,可补充膀胱黏膜缺失的氨基葡聚糖。
(5)其他:维生素E 100mg口服,3次/d,4周为1疗程;抗结缔组织药,氯喹250mg口服,3次/d;雌激素、阿米替林、抗胆碱药、解痉镇痛药、钙通道阻滞药等。
2.膀胱灌注药物
(1)硝酸银:30ml,浓度由1∶5000逐渐增至1∶100,配合应用0.5%~1%丁卡因,保留4 min后放出,可取得较好效果。
(2)50%二甲亚砜(二甲基亚砜)50ml注入膀胱,每周2次,每次保留15min,配合皮质激素效果更好。
(3)在麻醉状态下膀胱内灌入新配制的0.4%氧氮苯磺酸钠,在10cmH2O(0.98 kPa)压力下用1000 ml溶液反复充分扩张膀胱,可获较好疗效,对有输尿管反流者忌用。
(4)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对膀胱容量>80ml者应用,可激活及调节膀胱的免疫反应。
(5)经膀胱镜将氢化可的松或肝素注射在溃疡周围,可扩大膀胱容量、缓解症状。
3.膀胱扩张疗法 在麻醉下逐步扩张。一种是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压力5.89~7.85kPa,至水不能注入时,维持2~3min。另一种是插入气囊导尿管,不断向囊内注水,维持压力在平均动脉压水平,维持3h,此法效果优于前者。
4.局部电灼或电切 膀胱黏膜的局部病灶经电灼或电切后,可缓解症状。
5.手术治疗 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无膀胱挛缩患者行膀胱松解术,效果满意。如有膀胱严重纤维化,容量很小,可行盲肠或回肠扩大膀胱,可取得较好效果。对有输尿管反流、肾积水、病变累及三角区及后尿道者应行尿流改道术。[收起]
对间质性膀胱炎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通过治疗有的可使症状减轻,有的也可能无效。
1.药物治疗
(1)免疫抑制药:氢化可的松每天100mg或泼尼松每天10~20mg;硫唑嘌呤100mg/d。
(2)抗组胺药:曲吡那敏50mg,4次/d。
(3)肝素:可中和嗜酸性阳离子蛋白,5000U/次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两天后改每12小时1次,用药后12h症状减轻。亦可用长效肝素2万U静脉滴注,藉以阻断组胺的作用。
(4)硫酸戊聚糖钠:150mg,2次/d,4~8周1疗程,可补充膀胱黏膜缺失的氨基葡聚糖。
(5)其他...[详细]

预后

大多数病人经膀胱局部处理及全身用药等综合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治愈,一般不需要尿流改道。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