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情绪是指个人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从心理学角度给情绪所下定义),情绪包括愤怒、悲哀、恐惧、快乐、喜爱、厌恶、羞耻等基本范畴。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的情绪发展有以下特点:①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程度上;环境因素则表现在儿童与其生活中关系密切的人的依恋程度上。②在整个儿童时期,情绪的分化在不断增加着。儿童本身能体验到的情绪活动逐渐成熟和分化,而且能用语言去形容或描述。③儿童情绪发展不断受到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
过去的文献多将童年情绪障碍称为儿童期神经症(childhood neurosis)。由于儿童情绪的分化不像成人那样明显,故目前很少使用儿童神经症一词,而改称童年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儿童情绪障碍不同于成人的神经症,其主要区别在于:①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②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接近;③儿童阶段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少年期以后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多;④病程多是暂时性的,很少持续到成年期;⑤儿童期情绪障碍与成人期神经症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它似乎只是情绪正常发育趋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质的异常。
童年期的情绪障碍主要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与儿童发育和境遇有一定关系,如遇有某些应激因素,或因家庭环境不良,教育不当等导致的以焦虑、紧张、强迫、恐惧或害羞等一类情绪障碍。患者自身感到痛苦,并且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一般无器质性病变,成年后很少出现神经症性障碍,病程多短暂。目前除了个别的常发生于儿童期的病症如分离性焦虑症、学校恐惧症以外,一般还是沿用成人的诊断术语和诊断标准,如儿童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和强迫症等,从以上状况不难看出,童年情绪障碍的疾病概念、诊断标准、分类比较混乱不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摆在儿童精神病学面前的任务。[收起]
情绪是指个人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从心理学角度给情绪所下定义),情绪包括愤怒、悲哀、恐惧、快乐、喜爱、厌恶、羞耻等基本范畴。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的情绪发展有以下特点:①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程度上;环境因素则表现在儿童与其生活中关系密切的人的依恋程度上。②在整个儿童时期,情绪的分化在不断增加着。儿童本身能体验到的情绪活动逐渐成熟和分化,而且能用语言去形容或描述。③儿童情绪发展不断受到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
过去的文献多将童年情绪障碍称为儿童期神经症(childhood n...[详细]

病因

童年情绪障碍产生原因较多,多数学者认为与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有关。
1.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的生活较成人单纯,但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过分而持久的情绪反应。
2.遗传因素 父母将遗传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体形外貌,也包括个性和情绪反应特征。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患儿具备遗传性易感素质与人格类型(如情绪不稳定和内向型性格的人),加上外环境作用于易感素质的结果。据报道,双生子同病一致率占47%,患儿家族中有相同病者占16.9%。
3.儿童时期患严重的躯体疾病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儿童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收起]
童年情绪障碍产生原因较多,多数学者认为与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有关。
1.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的生活较成人单纯,但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过分而持久的情绪反应。
2.遗传因素 父母将遗传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体形外貌,也包括个性和情绪反应特征。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患儿具备遗传性易感素质与人格类型(如情绪不稳定和内向型性格的人),加上外环境作用于易感素质的结果。据报道,双生子同病一致率占47%...[详细]

发病机制

根据童年情绪障碍中不同病症具体叙述如下:
1.儿童离别焦虑症
(1)欲望得不到满足:按照Freud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当个体潜意识中出现心理冲突时则会表现为焦虑,这种冲突是由个体对欲望的需要和现实生活对欲望的限制造成的,是人格结构中“超我”与“本我”斗争的结果。
(2)遗传因素:焦虑症患儿父母和同胞中约15%也有焦虑表现,MZ的焦虑共病率可达50%。
(3)亲子关系不良:Bowlby(1977)认为,正常情况下,父母应给子女以安全而温暖的环境,但又不能使他们依赖这种环境。而亲子关系不良时则表现为一方面对子女态度冷淡、要求苛刻,另一方面又让子女依附于自己,使子女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境地。
(4)生活事件:在出现离别焦虑之前,往往会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与父母突然分离、不幸事故、亲人重病或死亡、在幼儿园受到挫折等。
2.学校恐惧症的病因
(1)亲子关系不良:早在20世纪70年代,Bowlby就已经注意到了亲子关系的异常可以导致学校恐惧症的发生。这种异常的亲子关系往往表现为:母亲多为慢性焦虑患者,总希望把子女留在家中与自己做伴;儿童害怕当自己去上学时,父母会遭遇到不幸,因此自己要求留在家中;儿童担心自己离开家庭时会受到意外伤害,宁肯留在家中;母亲担心儿童去上学会发生不幸事故。
学校恐惧症和儿童离别焦虑障碍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都可能是亲子关系不良的结果。学校恐惧症患儿不愿意上学现象,更多体现在不愿与母亲的分离,基本问题是与母亲分开后表现出来的严重焦虑症状。
(2)学习中遇到挫折:大部分学校恐惧症患儿学习成绩好、自尊心较强,当他们在学校受到挫折或者学习上出现失败时,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痛苦体验,患儿不愿意面对这种困境,不想再次尝试这种痛苦体验,而采用回避的应付方式待在家中。此时,父母不适当的处理方式会加剧症状的严重性:①儿童的行为在家中得到保护和支持;②父母对儿童的不满和害怕采取附和、同情的态度;③父母对儿童的外出、上学表现出焦虑反应时,都可以使儿童的恐惧上学行为得到强化,学校恐惧症状越来越牢固。
3.儿童抑郁症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率中所占的重要性已为多数学者所共认,虽然儿童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没有成人患者那么多,以下3种研究也说明遗传的重要性:①成人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抑郁症较多;②纵向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均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子女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预料的要多;③一组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儿童的亲属中,情感性障碍的比例较高。其中,Harrington的研究小组于1993年发现,抑郁症儿童亲属中抑郁症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非抑郁症对照组的近2倍,这样的结果提示儿童抑郁症和成人抑郁症存在的遗传性联系。Akiskal(1986)报道情感性障碍MZ同病率为76%,DZ同病率仅为19%。
(2)心理社会因素:关于心理社会因素对儿童抑郁症的影响,有以下3种观点:①亲代对子代的影响,亲代的抑郁症可以影响到子代的生活环境,使子代出现抑郁症状、疏远亲子关系、家庭气氛不和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症。②早年急性生活事件、丧失父母、生活困难、逆境、易患素质是儿童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中逆境对儿童的影响不仅是困难,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困难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懦弱的态度和信心不足会促使儿童出现抑郁心情。③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如父母离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战争,身处集中营,躯体虐待,性虐待和心理虐待,都意味着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重要致病作用。
从心理学机制上讲,习得的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机制。无助感往往给人带来对期望的等待,无望的等待就会导致情绪抑郁,产生消极认知活动,对自己和自己的前途、周围的世界产生消极。
(3)精神生化异常:目前基本一致的假设认为抑郁症患儿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低下,形成这种观点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是所有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神经细胞之间)单胺递质耗竭的药物都可以引起抑郁症状。其二是到目前为止,有效的抗抑郁剂,尤其是三环抗抑郁剂都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再回收,使该部位的神经递质水平增加,从而达到消除症状之目的。
实际上,还可以从一些生物学标志中看到抑郁症的精神生化异常,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和睡眠脑电图的异常。儿童发病年龄越小,生物学标志的不稳定性越大。
4.儿童强迫症病因
(1)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在精神疾病的研究中,通过CT、PET、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等手段得到的发现显示,强迫症症状与额叶-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异常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①脑炎后帕金森病患儿的强迫性运动抽动和仪式性行为,与强迫症患者的“不做不行”行为有很多相似之处。②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所致的疾患,而在患强迫症的儿童和少年中伴发抽动-秽语综合征和舞蹈样运动障碍者明显增加。③由于风湿性舞蹈病是因为基底神经节对溶血性链球菌的免疫性反应,发病时表现为不可控制、无目的的运动障碍。Chapman(1958)报道了8例风湿性舞蹈病患者,4例出现强迫症状。④很多疾病发病时可以出现强迫症状,这些疾病有:风湿性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特发性和脑炎后帕金森病、[收起]
根据童年情绪障碍中不同病症具体叙述如下:
1.儿童离别焦虑症
(1)欲望得不到满足:按照Freud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当个体潜意识中出现心理冲突时则会表现为焦虑,这种冲突是由个体对欲望的需要和现实生活对欲望的限制造成的,是人格结构中“超我”与“本我”斗争的结果。
(2)遗传因素:焦虑症患儿父母和同胞中约15%也有焦虑表现,MZ的焦虑共病率可达50%。
(3)亲子关系不良:Bowlby(1977)认为,正常情况下,父母应给子女以安全而温暖的环境,但又不能使他们依赖这种环境。而亲子关系不良时则表现为一方面对子女态度冷淡、要求苛刻,另一方面又让子女依附于...[详细]

临床表现

1.儿童离别焦虑症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焦虑情绪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新生儿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反应,而且都是与生理需要如饥饿、疼痛等密切相关。半岁前后就会出现对母体的依恋和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当跟所依恋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微笑、咿咿呀呀的说话声并且有安全感,遇到陌生人或和母亲分开时则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反应,即焦虑。也可以这样理解,依恋和焦虑是儿童早期情绪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安全的依恋有利于儿童正常发展,减轻焦虑反应是促使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或学龄前期儿童与他们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照顾者)离别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情绪都应视为正常现象。
只有当焦虑发生在儿童早期,对与依恋对象离别的恐惧,构成焦虑情绪的中心内容时,才成为儿童期离别焦虑障碍。在严重程度上、持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儿童焦虑症中一种类型称分离性焦虑障碍,当父母或抚养人离开时便会产生问题,如不能独自入寝,不能离开他们在外玩耍,拒绝上学而要和父母或抚养人待在一起,当硬要将他们分离时出现焦虑,此外,还可伴躯体生理反应,如头痛、胃痛、睡眠障碍。这种分离焦虑的原因不仅是现存的也可能是既往发生过的,也可能是对今后父母疾病、死亡、意外事件发生的担忧。年幼儿童的焦虑内容常常涉及走失、怕坏人撞入室内而不让父母离开,拒绝单独入睡,要父母陪着或开着灯睡。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过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过分的忧虑主要依恋者可能会遭到伤害,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回;担心会与主要依恋者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不是由于幼儿园或学校的原因);没有主要依恋者在,患儿往往不愿或拒不就寝;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没有依恋者的陪伴就害怕待在家里;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当预料即将与依恋者分离时,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可以为哭叫、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退缩;部分患儿分离后会反复出现躯体症状: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等。
2.学校恐惧症 恐惧情绪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
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根据恐怖内容不同,Miller将恐惧症分为3类:①对身体损伤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②对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静恐怖、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③社交性恐怖:害怕发言、怕到人多的地方。
儿童期恐惧症不像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儿童期常见的恐惧症为学校恐惧症(school phobia),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症,虽然目前的诊断标准中没有专门列出该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
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是少年儿童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估计在儿童人群中占1%,并且其中大多数是学校恐惧症,它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任何年龄,但以学龄期比较突出。发病可能较突然,也可缓慢。患儿开始表现对上学的厌倦和推诿,如早晨不愿起床,或诉头晕,肚子痛,或要求休息看病,父母若不同意便大吵大闹,甚至扬言要自杀;或要父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才去上学。但往往是达到了他们的要求第2天仍然不去上学。有的是在患了某些躯体病休息之后,便再也不去上学。父母,老师,同学来劝说或陪送上学,或同意他们的“条件”,给各种好处也无济于事。有的父母强制将他们送去学校,但还没进教室的门或学校门,便要逃跑,表现非常坚决,而不得不让其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大多患儿在家表现正常,可学习,同学们放学后同他们玩耍,部分患儿不愿出门,怕见到熟悉的人,生活无规律,不学习,心绪日渐不佳,甚至变得脾气暴躁,怨天尤人,蛮不讲理,冲动毁物,或打骂父母。临床上可将本病分为两种类型,即神经症型和人格型。神经症型的患儿一般表现为胆怯,害羞,缺乏自信,躯体主诉较多,并可以此主诉反复在医院看病,合并疾病多为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人格型则表现对父母严重的对抗不服从,挑剔闹事,变得自私,对亲人缺乏感情,轻则恶语伤人,重则动辄操戈。患学校恐惧症的儿童大多与在校遇到学习的失败、挫折或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或亲眼看到老师对同学的处罚为诱因,少数并无明显诱因,而家族中很可能有情绪障碍病史者,在成人神经症的回顾性研究还发现7%学校恐惧症的患者既往有分离性焦虑的症状,并且20年后发展成惊恐障碍(王成典,1983)。
3.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较成人强迫症少得多,有文献记录显示最小的强迫症患儿年龄为2岁。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对70例连续就诊的患儿观察后发现,强迫症患儿平均年龄为10.1岁,其中8例患儿发病于7岁以前。发病越早的患儿,其症状越类似于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提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强迫症的特殊形式,与少年或青年发病的患儿在症状上明显不一样。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强迫症状或仪式样动作,如走路数格子、反复折叠自己的手绢、睡觉前一定把鞋子放在某个地方等,这种带有一定规则或者被患儿赋予特殊含义的动作,往往呈阶段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不会给患儿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不会影响儿童的生活。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
强迫观念包括:①强迫怀疑: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怀疑被传染上了某种疾病,怀疑说了粗话,怀疑因为自己说坏话而被人误会等。②强迫回忆: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说过的话、看过的场面等,在回忆时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断,就必须从头开始回忆,因怕人打扰自己的回忆而情绪烦躁。③强迫性穷思竭虑: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如沉溺于“为什么把人称人,而不把狗称人”的问题中。④强迫对立观念: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如“好”与“坏”、“美”与“丑”。
强迫观念可以分为两类:①针对刚刚过去的事:如强迫回忆;刚刚关好的门总想着没有关好。②期待将要发生的事:如家人要外出,总是担心在外面出事,遇到意外等。
强迫行为包括:①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洗脸、洗袜子、刷牙等。②强迫计数: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路过的车辆和行人。③强迫性仪式动作:做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好”、“坏”或“某些特殊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要重新来做,直到认为满意了才停止。④强迫检查: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口袋中钱是否还在、门窗是否上销、自行车是否锁上等。
强迫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类:①一定要实现、要表达的某种冲动:见到电器一定要摸一下,明知有危险而不能自制。②为控制某种冲动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所做动作是为了防止某种冲动。
强迫症状的出现往往伴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严重时会影响到患儿睡眠、社会交往、学习效率、饮食等多个方面。
4.儿童抑郁症 对儿童抑郁症的研究不像对成人抑郁症那样多,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根本就没有“儿童抑郁症”这一名称。自70年代以后,随着对儿童抑郁症的重视和研究的增多,对儿童抑郁症也有了明显的认识。
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masked)症状、恐怖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婴儿期抑郁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婴儿与父母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的啼哭,易激动,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当与母亲重新团聚后,这种症状可以消失。Spitz称之为婴儿依恋性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可以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痛、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
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品行障碍”。[收起]
1.儿童离别焦虑症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焦虑情绪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新生儿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反应,而且都是与生理需要如饥饿、疼痛等密切相关。半岁前后就会出现对母体的依恋和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当跟所依恋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微笑、咿咿呀呀的说话声并且有安全感,遇到陌生人或和母亲分开时则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反应,即焦虑。也可以这样理解,依恋和焦虑是儿童早期情绪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安全的依恋有利于儿童正常发展,减轻焦虑反应是促使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或学龄前期儿童与他们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照顾者)离别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情绪都应视为正常现象。
...[详细]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在童年情绪障碍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不多,而且儿童发病年龄越小,生物学标志的不稳定性越大。焦虑症患儿的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排出量增多,这一结果与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研究的结果还不一致,目前尚难以作为诊断焦虑障碍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诊断

1.诊断童年和少年期焦虑症时要十分慎重,一方面必须与正常人的焦虑反应相鉴别,以免诊断扩大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焦虑症的隐蔽性,以免误诊。CCMD-3对儿童分离焦虑症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
①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②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③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④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待在家里。
⑤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⑥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
⑦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
⑧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2)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起病于6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惧性焦虑障碍,以及具有焦虑症状的其他疾病所致。
2.儿童学校恐惧症CCMD-3未纳入儿童学校恐惧症。由于这是常见的障碍之一,故试订诊断如下,供参考。儿童学校恐惧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环境或到学校上学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上学无关或非学校环境(如家中)言谈自如。
(1)症状标准:
①对到学校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②对学校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③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过分关注。
④不在学校环境或不上学,并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表现正常。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不包括最初入学的第1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分裂症、广泛性发育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等所致。
2.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童年和少年期神经症亚型。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冲突导致病人紧张不安,十分痛苦。病人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强迫症患儿智力水平正常,平时较安静,好思考,家庭要求严厉,管束较多。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强迫症状有可能是儿童分裂症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或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Tourette综合征的合并症状,故应广泛收集资料,及早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3.儿童社交恐惧症 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具体表现为: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有社交回避行为;与陌生人交往时,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出尴尬或过分关注;对新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患儿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患儿的社交(包括与同龄人)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导致交往受限。以上表现至少已1个月。方可诊断。[收起]
1.诊断童年和少年期焦虑症时要十分慎重,一方面必须与正常人的焦虑反应相鉴别,以免诊断扩大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焦虑症的隐蔽性,以免误诊。CCMD-3对儿童分离焦虑症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
①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②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③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④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待在家里。
⑤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⑥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详细]

治疗

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 诸如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及游戏治疗等。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首先耐心听取患儿诉说自己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指导他们去适应环境,增强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注意尽量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避免太多的环境变迁。家庭治疗以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教育方式为主,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行为疗法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来消除或纠正儿童异常或不良行为。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行为疗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也可选用暴露治疗、系统脱敏治疗以及游戏治疗。
2.药物治疗 配合使用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抗强迫药。以抗焦虑药较为常用,如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劳拉西泮1~2mg/d,分2次服用,阿普唑仑0.4~0.8mg/d,分2次服用。也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多塞平、氯米帕明等,药物剂量均为12.5~50mg/d,分2~3次服用。三环类抗抑郁剂的副作用有镇静、口干、多汗、视物模糊、震颤等,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当病情缓解后逐渐减少剂量,及时停药,无需长期用药。对于年长一些的儿童也可采用新一代抗抑郁剂,如氟西汀、氟伏沙明(氟伏草胺)、舍曲林、文法拉辛(万拉法新),采取成人半量,均有较好疗效。
3.儿童离别焦虑症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离别焦虑障碍的儿童,医师、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认真、耐心听他们诉说,对他们在焦虑时表现出的担心和痛苦要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他们内心的顾虑,解释关于产生焦虑状态的原因,以他们可以理解的言语进行解释。教会他们遇到困难时如何去解决、克服它。如果存在显而易见的导致离别焦虑的原因时,尽量与家长一起去除原因。如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中不喜欢午睡,而老师非要她睡觉。当该儿童在教室不睡觉而走动时,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后而不愿意再到幼儿园去。解决患儿不去幼儿园的关键问题是改变老师不当的教育方法,将儿童的兴趣吸引到幼儿园去。
(2)分散患儿注意力:离别焦虑患儿往往会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要依恋的人身上,各种社会功能要受到影响,如与人交往效果下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这些患儿要用活泼、生动的户外活动或游戏,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以新的注意对象取代对依恋者的过分注意。在活动安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儿童可能存在的适应困难问题,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去适应环境,避免过快的环境或者活动内容的变化。
(3)行为强化治疗:当患儿出现期望的行为时,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已经出现的行为得以保持下来。在此之前,往往需要患儿减轻焦虑程度,学会放松和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50%的离别焦虑症患儿经阳性行为强化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4)药物治疗:对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饮食和睡眠、躯体症状明显的患儿,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以苯二氮卓药物的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较轻,易为患儿和家长所接受。地西泮(安定)2.5mg,3次/d;硝西泮5mg,3次/d。也可以考虑使用丁螺环酮、多塞平(多虑平),最好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对有呼吸功能不全或者心脏疾患儿童要慎用。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应该孤立地采取一种办法去解决儿童的离别焦虑障碍,往往几种干预手段综合使用。药物治疗可以解决躯体症状,为心理干预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心理治疗则会改变患儿的认知状态和行为模式,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
4.学校恐惧症治疗 学校恐惧症如果干预及时,多数患儿尤其是低年龄患儿都能获得治愈,重返学校。
(1)支持性心理干预:往往需要医师、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首先,医师要详细了解患儿发病经过、发病诱因、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和不利于患儿再次返校的各种因素。第二,医师、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示出对患儿的关心,认真倾听患儿的诉说,与患儿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其中,老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方式与患儿合作;家长不可一味地同情、保护或者武断地批评、责备。第三,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使患儿返回学校的可能性,通过减轻学习压力、改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换班、转学等方法使患儿重新返校。第四,在干预过程中,不应该使患儿脱离学校生活,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安排患儿返校的时间和方式。可采取间断上学方法,星期一、三、五上学,星期二、四在家;先下午去上学,然后过渡到全天上学;也可以由家长陪送到学校或由同学陪同上学等。经过支持性心理干预后,多数患儿可顺利返校。
(2)家庭治疗:学校恐惧症患儿家庭成员之间多存在“不良的相互关系”(deficient relationship),常见的形式为亲子之间界限不清,情感分化不完善,一方缺乏关注,而另一方则过度关注的异常互补(abnormal complementarity)等。家庭治疗就是在训练有素的治疗师的指导下,使已存在的家庭不良关系发生变化。有时还可以请老师加入[收起]
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 诸如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及游戏治疗等。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首先耐心听取患儿诉说自己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指导他们去适应环境,增强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注意尽量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避免太多的环境变迁。家庭治疗以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教育方式为主,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行为疗法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来消除或纠正儿童异常或不良行为。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行为疗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也可选用暴露治疗、系统脱敏治疗以及游戏治疗。
...[详细]

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