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肌肉肌腱单位包括肌腱、肌腹、腱止结构及肌筋膜、腱鞘等附属结构。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强大的应力,拮抗肌则被动牵伸。人体骨骼肌依其功能由相应类型的肌纤维组成,如高张力姿态肌含有较多的慢纤维(红肌纤维),反应较慢但耐疲劳;而多相收缩肌则含有较多的快纤维(白肌纤维),能做短时间的快速收缩,但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腱由胶原纤维构成,不具有收缩能力,其作用是将肌肉的收缩力传递到骨组织。腱纤维在休息时呈波纹状,拉长时则波纹消失,过度牵拉时胶原纤维可出现微损伤,甚至发生肌腱断裂。
病因
在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肌肉肌腱单位损伤是最多见的损伤,但往往也是最易被忽视的损伤。
发病机制
肌肉拉伤是由于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张力对抗重力或阻力所引起的肌肉过度牵伸性损伤,是一种间接损伤。好发于跨越两个关节、Ⅱ型肌纤维比例更高的肌肉,如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股四头肌等。
临床表现
1.一级 少数肌肉纤维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撕裂,周围筋膜完好无损,对抗阻力测试时有肌肉疼痛,局部压痛。 2.二级 较多数量的肌纤维断裂,筋膜可能有撕裂,常常有“啪”的一下拉断的感觉,局部疼痛,血肿形成,局部可摸到肌腹与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与下陷,有压痛和轻度功能障碍。 3.三级 肌肉完全断裂,受伤时有剧痛,可摸到明显的缺失,有压痛,可能有较大的血肿形成,拉伤的肌肉功能丧失。
并发症
骨化性肌炎:严重挫伤的并发症,致残率很高。局部疼痛与僵硬,有时可触及肿块。最早在伤后2~4周出现,X线片可见密度增高阴影深部有一个柄样蒂与骨干相连,或在骨旁有较宽的基底相连,或与骨骼完全不相接。无外伤史的患者应排除肿瘤的可能。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病程超过1年仍有疼痛或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者,才考虑手术切除。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高频B超或MRI对肌肉断裂程度的判断有辅助诊断作用。
诊断
肌肉损伤一般通过体检即可做出。但有时难于判断肌肉断裂的程度,高频B超或MRI对肌肉断裂程度的判断有辅助诊断作用,并可作为随访手段。
治疗
早期以止痛、止血、消肿、防止肌肉短缩粘连为原则,尽早恢复肌肉长度;晚期以消除炎症,消除肌肉瘢痕,恢复肌力和功能为主。最初24h可采用冰敷、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非甾体消炎药物,必要时应用皮质激素。一旦出血停止,可采用体育疗法、理疗和玻璃酸酶促使局部炎症吸收消散,恢复肌肉长度,也可局部注射一些有明确促进肌肉修复作用的药,如IGF-1、TGF等。具体措施如下:①一级:伤后局部冰敷与加压包扎30min~1h。口服非甾体消炎药5~7天。第2天开始做关节活动度练习——适度的主动牵伸肌肉,被动活动以微痛为合适,逐天增加关节活动度,直至肌肉收缩和被动牵拉时不再疼痛,达到与对照侧相同的关节活动度。肌力锻炼采...[详细]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1.平时训练中注意各部位肌肉的协同练习,按比例发展肌群。 2.在运动前牵伸各大组肌肉,可在肌肉处于拉长位后再行数次缓慢的被动牵伸。 3.防止在肌肉疲劳情况下进行运动和训练。 4.充分的准备活动,在寒冷季节应做好热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