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注册

基本信息

概述

骶髂关节系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骶髂关节的关节囊呈紧张状,骶髂关节前、后及两骨之间有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等,且此组韧带坚强,因而几乎不能活动。骶髂关节在构造上属于滑膜关节,仅有微小的活动,在妊娠和分娩时起重要作用。
骶髂关节扭伤是因外力作用使该关节周围韧带被牵拉而引起的损伤,并可由于韧带松动而引起关节移位,并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为骶髂关节半脱位。本症多呈急性发作,症状严重者常无法站立,甚至卧床不敢移动。少数也可转为慢性病程,迁延可达数月之久。

病因

大多与急性扭伤或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有关。

发病机制

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的发病原因大多与急性扭伤或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有关。当人体直立时,重力中线经骶髂关节前方对其产生一定扭力;当前屈弯腰时,脊柱前倾,骨盆腘绳肌牵拉固定或后旋,易造成骶髂关节扭伤或劳损。此外,妊娠期可因黄体酮的分泌使韧带松弛及体重增加,致使骨盆向前下方倾斜,引起损伤。此外,医源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在对髂后部取骨做植骨手术时,如范围过大,可因破坏了髂腰韧带而引起骶髂关节不稳。

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久坐后。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
急性发作期,在下腰部一侧可出现疼痛,大多较为严重,可放射至臀部或腹股沟区;但一般不会放射到坐骨神经的小腿分布区。患者常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时疼痛加剧。拒绝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势。步行时,患侧常呈臀沟下垂状跛行步态。
体格检查时,骶髂关节处可有局限性压痛,直腿抬高患侧受限,并有骶部疼痛。骨盆分离试验、“4”字Patrick试验、对抗性髋外展试验及俯卧提腿(Yeomen)试验等均为阳性,其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转的活动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无神经根性放射痛。
X线检查早期常无特异性改变,但后期可出现骶髂关节炎症。[收起]
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久坐后。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
急性发作期,在下腰部一侧可出现疼痛,大多较为严重,可放射至臀部或腹股沟区;但一般不会放射到坐骨神经的小腿分布区。患者常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时疼痛加剧。拒绝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势。步行时,患侧常呈臀沟下垂状跛行步态。
体格检查时,骶髂关节处可有局限性压痛,直腿抬高患侧受限,并有骶部疼痛。骨盆分离试验、“4”字Patrick试验、对抗性髋外展试验及俯卧提腿(Yeomen)试验等均为阳性,其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转的活动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无神经根性放射痛。
X线检查早期常无特异性改变,但后期可出现骶...[详细]

并发症

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虽无特异性改变,但能够除外其他疾病。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作出,X线片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但应注意,骶髂关节处疼痛也可因腰椎间盘突出、腰骶关节本身的炎症、退变及增生而表现相似的症状。因此,本病应与腰骶髂关节炎等疾患相鉴别。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采取一般保守方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按摩、膏药外敷及局部封闭等方法,症状多数可缓解。对同时伴有腰椎或腰骶关节退变或椎间盘突出者,需加以相应处理。
(1)局部封闭:一般用1%普鲁卡因10~20m1(可酌情加入1.5~2ml醋酸氢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长针头注射针管,在压痛最重处注射,一般位于骶髂后韧带及骶棘肌附着点处。注射针头应深达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内面深入骶髂关节。注射后数分钟,疼痛大多消失。一般每周注射1次,3~4次为一疗程,但不宜多用。同时可用弹性骨盆带进行骨盆制动。加强腹肌、背肌和臀肌锻炼。避免弯腰、举重物等活动。对有骶髂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及分娩后的产妇,应特别注意。
(2)手法按摩:患者俯卧,助手固定骨盆,手术者按正规的按摩手法由轻至重,由点及面对骶髂关节局部及周边肌肉、韧带进行手法按摩。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时,亦可有骶髂关节复位感。
2.手术治疗 对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可经后路暴露行骶髂关节融合术。[收起]
1.非手术疗法 采取一般保守方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按摩、膏药外敷及局部封闭等方法,症状多数可缓解。对同时伴有腰椎或腰骶关节退变或椎间盘突出者,需加以相应处理。
(1)局部封闭:一般用1%普鲁卡因10~20m1(可酌情加入1.5~2ml醋酸氢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长针头注射针管,在压痛最重处注射,一般位于骶髂后韧带及骶棘肌附着点处。注射针头应深达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内面深入骶髂关节。注射后数分钟,疼痛大多消失。一般每周注射1次,3~4次为一疗程,但不宜多用。同时可用弹性骨盆带进行骨盆制动。加强腹肌、背肌和臀肌锻炼。避免弯腰、举重物等活动。对有骶髂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及分娩后的...[详细]

预后

预后良好。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