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月骨脱位是指月骨本身脱离与桡骨和其他腕骨的正常毗邻关系而移位;而月骨周围脱位则是指月骨和桡骨的关系正常,周围其他腕骨离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指舟骨骨折,其骨折近端和月骨与桡骨之间的关系正常,其远端及其他腕骨发生脱位。
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发病机制
1.月骨脱位 月骨脱位多是在跌倒时腕呈极度背屈位,月骨被头状骨和桡骨挤向掌侧所致。月骨的四周均是关节面,其血液供应主要靠桡月背侧韧带和桡月掌侧韧带内的血管,当一侧韧带断裂,若能及早复位,多能维持现状,未复位或两侧韧带均断裂,则可发生月骨缺血坏死。 2.月骨周围脱位 月骨周围脱位多是在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呈背伸位,暴力作用于掌骨及远排腕骨,腕间韧带及关节囊破裂,月骨保留在原位,其他腕骨向月骨背侧及近侧脱位。 3.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其发病机制与月骨周围脱位相似,但伴有舟骨骨折,骨折近端与月骨和桡骨关系正常,远端伴其他腕骨脱位。
临床表现
患腕常有明确的背伸外伤史,如行走跌倒时以手掌撑地等。关节疼痛、肿胀及压痛范围大于单一的腕骨骨折,但晚期也可局限在较小的区域,运动幅度及握力明显下降。月骨掌侧脱位可增加指屈肌腱张力,手指呈半屈曲状,被动伸展或主动屈曲手指时疼痛加剧。腕关节掌侧饱满,触诊可感觉皮下有物体隆凸。月骨掌侧脱位可增加腕管内压,导致正中神经受压、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异常。陈旧性脱位有时可致指屈肌腱自发性断裂。 月骨周围脱位多为背向脱位,而且常并发腕骨或桡、尺骨远端骨折,如舟骨骨折、头状骨骨折等。并发舟骨骨折者,称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一脱位或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以此来标明其损伤范围与单纯的月骨周围脱位有所不同。如果骨...[详细]
并发症
可并发正中神经伤和屈指肌腱断裂。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月骨周围脱位,X线正位片可见腕骨弧线中断,头状骨与月骨、桡骨与舟骨投影重叠加重,腕中关节间隙消失,舟月骨间关节间隙变宽,月骨周围腕骨及桡、尺骨远端可有骨折。X线侧位片可见舟骨掌屈加大,纵轴与桡骨纵轴近乎垂直,近极位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或掌侧缘上,月骨与桡骨远端关系正常,桡月关节间隙无明显异常,其余腕骨向背侧或掌侧脱位。其中,头状骨最突出。头由月骨远侧凹面内脱出,位于月骨背侧或掌侧。月骨周围腕骨如有骨折,其远侧段多脱向背侧或掌侧,而近侧段仍滞留在原位、与月骨保持正常关系。主动或被动活动腕关节,有时可闻及骨擦音。闭合复位失败者,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有时可转变成月骨掌侧脱位,即复位前为月骨周围背侧脱位...[详细]
诊断
明显外伤史,伤后腕部肿胀,疼痛、畸形,X线及CT检查可协助诊断。
治疗
脱位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法复位,可在臂丛神经麻醉下施行。 月骨脱位:腕呈背伸位,术者握患手手指及腕部加以牵引,加大头状骨与桡骨间隙,用拇指推月骨的凹面使其复位,并渐屈曲腕关节。X线透视或拍片证实复位后用石膏固定于腕屈曲位1周,再改中立位固定2周,尔后进行功能锻炼。手法复位不奏效或陈旧性脱位复位困难者,可行切开复位。陈旧性脱位月骨发生缺血性坏死者可行月骨切除,将掌长肌腱自肌腹交界处切断,保留与掌腱膜连接部为蒂,将肌腱制成团块状,填充于摘除月骨空腔内,保持其他腕骨间的关系,术后固定2~3周。 月骨周围脱位及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新鲜脱位复位不困难,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背...[详细]
预后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月骨复位并不难,但其后期常发生月骨缺血性坏死。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