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
病因
发生脱肛有三个重要因素: 1.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 2.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易自肌层滑脱。 3.促成因素 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详细]
发病机制
脱肛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仅有黏膜脱出者称为不完全性脱垂,直肠各层同时翻出者称为完全性脱垂,后者脱出肛门外的直肠部分较不完全脱垂者长。 长期脱肛的患儿,肛门括约肌松弛,脱肛后易复位。偶然因腹内压突然增高使直肠脱垂者,如未能及时复位,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引起脱垂肠段绞窄性坏死。 约有半数直肠脱垂病人的肛门括约功能不全,排便功能障碍。日本铃木行直肠肛管测压也发现近半数病人的肛管内压降低、随意肌收缩压下降,而直肠肛管反射及直肠内压均正常。有的学者测定直肠脱垂病人的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肌电图,发现由于肛门收缩而引起的放电明显增加,证明肛门直肠脱垂的发生与盆底肌肉的反射性失调...[详细]
临床表现
初期,小儿排便时有黏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自动缩回。反复发作后,每次便后均须用手托回,并常有小量黏液从肛门流出。随后,特别是体弱小儿,在任何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如哭闹、咳嗽、用力时,肠即脱出。如直肠全层脱出后很久未能复位,即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以致复位困难。有时也可嵌顿,肠管呈紫黑色,局部肠管血运障碍,即使再复位也容易发生直肠狭窄。
并发症
可并发绞窄性直肠脱垂和嵌顿,可并发直肠狭窄。
实验室检查
一般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必要时可做肛门镜检查,可确认。
诊断
根据病史及外观即可诊断。便后能自行回缩的病例,嘱患儿于蹲位用力排便后观察,并行直肠指诊,常可发现肛门括约肌松弛。如直肠不完全脱垂,脱出之黏膜表面呈纵行沟纹,如直肠完全脱垂,黏膜表面呈环状皱襞。
治疗
1.保守治疗 如脱肛继发于腹泻、便秘、膀胱结石等,这些疾病治愈后,脱肛常可自愈。在治疗期间须全面改善小儿的生活习惯,提高营养,培养定时的大便习惯(排便时间不能太长)。脱肛患儿关键在避免蹲位排便,排便时尽量不使髋关节屈曲。小婴儿可取直着大腿姿式把屎把尿,大孩子可以坐高盆(或将盆置板凳上)排便,或采取侧卧或仰卧排便。这样可使直肠不易脱出,如此坚持1~2月可痊愈。 排便后直肠脱出时,应即时用手法复位。复位后肠又立刻脱出或平时一直脱出在外者,则于复位后用纱布叠成厚垫压住肛门,然后用胶膏将两臀部拉紧粘牢。并嘱小儿卧床休息1~2周,坚持卧床排便,肛门直肠不再脱出后,再坚持半蹲排便,1~2月后...[详细]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
预防
本病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增强小儿体质,保证合理营养,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1.要及时治疗腹泻以及感染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对儿童腹泻及痢疾要尤其重视。 2.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3.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用力排便。 4.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能增加腹压的疾病。 5.要适当注意休息。 6.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总之,直肠脱垂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预防该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