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注册

基本信息

  • 科室: 新生儿科 
  • 别名: fever of newborn fever of the newborn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新生儿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体温升高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新生儿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较肛温稍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称发热(fever)。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

病因

1.非感染性发热 在新生儿室内非感染引起的发热很常见。
(1)环境温度过高或衣着过多: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在热环境中,尤其在夏天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体温升高。生后2~3天因母乳不足,摄入水分较少,环境温度较高,可发生脱水热。冬季衣被捂盖过多,可引起捂热综合征而发生过高热。
(2)散热障碍: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长期发热。
(3)疾病影响: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遗症均可引起发热。
(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
2.感染性发热 新生儿发热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儿感染。如产前感染、羊膜早破、不洁的阴道检查等,多于产后1~2天即出现发热。产后感染多发生在生后1周左右,常见肺炎,败血症、脐炎、脓疱疹或脓肿。
发热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儿科医生首先应考虑是否有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虫类等引起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都可引起发热。严重感染时,在新生儿体温常常反而不升。[收起]
1.非感染性发热 在新生儿室内非感染引起的发热很常见。
(1)环境温度过高或衣着过多: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在热环境中,尤其在夏天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体温升高。生后2~3天因母乳不足,摄入水分较少,环境温度较高,可发生脱水热。冬季衣被捂盖过多,可引起捂热综合征而发生过高热。
(2)散热障碍: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长期发热。
(3)疾病影响: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遗症均可引起...[详细]

发病机制

1.产热与散热失去平衡
(1)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
(2)汗腺发育不完善:早产儿没有排汗功能,体温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足月儿用排汗的方法来维持体温(出汗在前额头上)。新生儿虽有汗腺组织,但发育不完善,对热的反应强度仅及成人的1/3,出生10天后逐渐增强。早产儿汗腺功能更差,几乎不会出汗,在热环境下体温更易升高。小于胎龄儿汗腺功能与同胎龄适于胎龄儿的汗腺功能相同。新生儿出汗时呼吸频率并无明显增加,提示从呼吸道蒸发水分的量很少,如出汗尚不足以使体热散失,体温就上升。
(3)环境温度过高:环境温度过高时新陈代谢率及氧的消耗增加,不显性失水增加。新生儿在热环境下首先是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加速辐射和对流作用,促进身体散热。当环境温度增至30℃以上,或腋温升至37.2℃时,新生儿开始出汗,汗珠先出现在前额、两侧鬓角,以后在胸部,足月儿大腿内侧也可微微出汗。若不注意补充水分可致脱水和高钠血症。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进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如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
2.感染 各种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血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释放出一种内源性致热物质,可能为前列腺素E,作用于下丘脑前部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使体温升高。[收起]
1.产热与散热失去平衡
(1)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
(2)汗腺发育不完善:早产儿没有排汗功能,体温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足月儿用排汗的方法来维持体温(出汗在前额头上)。新生儿虽有汗腺组织,但发育不完善,对热的反应强度仅及成人的1/3,出生10天后逐渐增强。早产儿汗腺功能更差,几乎不会出汗,在热环境下体温更易升高。小于胎龄儿汗腺功能与同胎龄适于胎龄儿的汗腺功能相同。新生儿出汗时呼吸频率并无明显增加,提示从呼吸道蒸发水分的量很少,如出汗尚不足以使体热散失,体温就上升。
(3)环境温度过高:环境温度过高...[详细]

临床表现

1.环境温度高 新生儿在热环境下首先是皮肤血管扩张,以后开始出汗,汗珠先出现在前额、两侧鬓角,以后在胸部和大腿内侧。若不注意补充水分可致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如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
2.新生儿脱水热 生后2~3天体温升高,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和尿少,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或松开被包,多补充水分后,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3.感染 各种感染使体温升高,除发热外,伴有感染中毒症状,如反应低下、吃奶减少、哭声低弱,面色发灰等等。如为肺炎引起,有气急、发绀、呛奶和口吐泡沫等;如为脐部感染,可发现脐炎等体征。随原发感染疾病不同,有相应症状和体征改变。神经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等,除共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外,相应临床表现参见相关内容。[收起]
1.环境温度高 新生儿在热环境下首先是皮肤血管扩张,以后开始出汗,汗珠先出现在前额、两侧鬓角,以后在胸部和大腿内侧。若不注意补充水分可致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如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
2.新生儿脱水热 生后2~3天体温升高,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和尿少,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或松开被包,多补充水分后,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3.感染 各种感染使体温升高,除发热外,伴有感染中毒症状,如反应低下、吃奶减少、哭声低弱,面色发灰等等。如为肺炎引起,有气急、发绀、呛奶和口吐泡沫等;如为脐...[详细]

并发症

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差,可发生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当体温超过40℃并持续较长时间时,不仅可引起惊厥,还可产生永久性脑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

实验室检查

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者,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有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因此,胆红素浓度增高。感染引起,有感染性血象,如有败血症,血培养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常规作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除外肺部感染,除外神经系统病变等。必要时做脑电图、CT等检查。

诊断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fever),进一步应明确发热的原因,首先除外各种感染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容易诊断。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通常将肛温视为深部体温,测肛温时温度探头插入深度为3cm。测肛温的缺点是偶可引起肠穿孔,这种情况极少见,如操作谨慎轻柔,完全可避免。测量皮肤温度的优点是能及早发现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引起的体温过高,对新生儿的干扰很小;缺点是探头不易固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弥补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将探头固定在皮肤上,上面覆盖反光片。腋温的优点是对新生儿干扰很小,受外界影响也小,兼有肛温和皮温的优点,因此,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监护。腋温接近深部体温,一般情况下较肛温低,若机体受寒冷刺激,棕色脂肪分解增加,此时腋温偶可比肛温高。
测量体温的间隔时间需视新生儿体温是否稳定和所使用的方法而定。如用热敏电阻为探头的电子体温计,温度探头可固定在新生儿身体某一部位作为体温监护,随时可从数字屏幕上得知体温读数。如用间断测温法应注意勿过频。临床常用的水银柱玻璃体温计,价格低廉且较准确。用于新生儿应另外设计低温读数,可以测得低于35℃的低体温。[收起]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fever),进一步应明确发热的原因,首先除外各种感染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容易诊断。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通常将肛温视为深部体温,测肛温时温度探头插入深度为3cm。测肛温的缺点是偶可引起肠穿孔,这种情况极少见,如操作谨慎轻柔,完全可避免。测量皮肤温度的优点是能及早发现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引起的体温过高,对新生儿的干扰很小;缺点是探头不易固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弥补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将探头固定在皮肤上,上面覆盖反光片。腋温的优点是对新生儿干扰很小,受外界影响也小,兼...[详细]

治疗

新生儿出现发热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体温高达38.5℃或39℃以上,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打包散热、降暖箱箱温等,同时查找发热的原因。
1.环境温度过高 如为环境温度过高,则应调整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为宜,如室内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室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法为头部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2.补充水分 脱水热时,应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
3.抗生素 有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4.慎用退热药 各种退热药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等在新生儿期易产生毒性作用,或药物剂量稍大,引起虚脱,在新生儿期应慎用。
5.病因治疗 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不同,参见相关内容。[收起]
新生儿出现发热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体温高达38.5℃或39℃以上,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打包散热、降暖箱箱温等,同时查找发热的原因。
1.环境温度过高 如为环境温度过高,则应调整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为宜,如室内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室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法为头部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2.补充水分 脱水热时,应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
3.抗生素 有感染者...[详细]

预后

非感染性发热和一般的感染性发热,经正确处理,一般预后好;重症感染,未得到及时治疗时,常因严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如为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长期发热、反复发热。

预防

注意观察体温,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为宜,如室内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室温。应使室内通风换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防止脱水热,生后尽早开奶,合理喂养。注意消毒隔离,做好新生儿皮肤、黏膜、脐部的护理,避免发生新生儿感染。